新浪新闻

《真情耀中华》:“非遗”继承人等你来参与

《真情耀中华》:“非遗”继承人等你来参与
2009年10月10日 17:31 新浪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亟待保护。2009年11---12月,《志愿者真情耀中华》将推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公益行动,并制作成5期节目,于2009年11月16日起在北京卫视每周一21:35播出。

  现公布5个即将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它们的现状,面向全国,寻求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同时寻求企业和个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金支持。

  一、翻九楼——楼玉龙(浙江东阳)

  翻九楼是浙江东阳市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一种道教仪式,原是九楼戏中的一个部分。而九楼戏又来自民间戏曲省感戏。它跟安徽的目莲戏、江西的孟(姜女)戏、广西的师公戏等同属一个类型。演出形式与《目莲救母劝善戏文》十分相似。

  翻九楼一般由两名主演三名助手组成。九楼台低的有11米,高的可达30米,这次翻的九楼为12.8米,由12张桌子叠成。

  按规矩,九楼戏每至一地,必须连演三年才算功德圆满。第一年称“起九楼”,通常只演一夜戏,其剧目,必演源于民间故事的《毛头花姐》;第二年称“温九楼”,一般演二日三夜戏;到第三年才进入正题———翻九楼。浙江东阳市的翻九楼,是在广场上竖起两根长木柱,也叫九楼柱,再将九张长方桌逐层扎在九楼柱上,人称“九楼树”。表演者从第一张桌翻起,一直翻到第九张,口中念念有词,表演各种身段动作。在顶端时,表演进入高潮。在仰之弥高的九楼柱顶表演竖蜻蜓、舞钢钗、十八吊等惊心动魄的杂技,观众莫不提心吊胆。近年来,且不说翻九楼中的戏文已经失传,就连民间的翻九楼也近湮没。据东阳市文化馆的民间艺术专家龚明伟介绍,翻九楼现在全省只有东阳和绍兴很少几个人会翻,绍兴的翻九楼,桌子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叠加上去,而东阳的翻九楼桌子是一字形向上叠加,使表演显得更加惊险刺激,更有观赏性。如今这些艺人的年纪都已大了,眼看“翻九楼”这项民间稀有的民俗文娱活动濒临失传。

  二、卓筒井(四川自贡)

  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卓筒井目前在大英县境内还保留有41口,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而当地的大顺灶,是卓筒井工艺仅存的一处还能生产的盐灶,也是无价之宝。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还有多处这样的盐井,都封存埋在地下。

  卓筒井是利用古人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将竹节淘空,形成一“筒”,筒筒相连,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泥石。

  中国卓筒井的钻井技术比西方、比美国早800多年,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中国第五大发明”。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其凿井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

  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被称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目前仅存1灶3井,而唯一娴熟掌握这一小口径打井技术的老人严昌武已年近八旬。严昌武忧心忡忡:“我这个岁数说不清哪天就死了,学不学得会、传不传得下这个技术,真不好说。”由于卓筒井周围没有修围墙保护,人们可以随便到卓筒井来。有的是来瞻仰的,但有的人来了,却往往对这最后的3个“活标本”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老人情急之下,最近养起了狗。因为在他心里,守护卓筒井,在他的有生之年,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三、吴桥鬼手(河北吴桥)

  在吴桥杂技大世,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的表演场。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

  “三仙归洞”的表演者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在北京天桥卖艺。50多个艺术春秋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一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2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誉为“鬼手”。 

  王宝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缩骨功夫也非同寻常,节目《穿小袄》是他的保留节目,《口中穿针引线》更是令人叫绝称奇,但他最偏爱的还是“三仙归洞”,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王宝合带着他心爱的“三仙归洞”,走过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随父亲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3年,去革命圣地延安慰问演出;1955年,成立“杂技二十团”,赴云、贵、川、桂演出……。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当地藏民和哨卡军人看到是来自杂技之乡的艺人们,常常手拉手挡成人墙,不让前行,渴求演员为他们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诚的藏民看了他们表演的魔术后欣喜若狂,对演员们敬若神明,纷纷向演员们敬献哈达,还要求演员为他们摸顶“赐福”。王宝合就是这样带着“三仙归洞”走过了几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对吴桥杂技的爱始终如一,他希望吴桥杂技走向世界,也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后继有人。

  四、飞刀花鼓(四川成都)

  成功申报四川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飞刀花鼓”惟一传人生存困难。

  她曾是舞台上的艺人,现在却是立交桥下卖牛角的小贩;她曾每天强迫女儿练基本功,现在不愿让女儿学,甚至想把女儿送人;她曾是被邀出国表演的民间艺人,现在却想出国去打工。这么多角色的扮演,她是被生活步步逼迫。四川“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因为生存困难,正筹备出国打工。

  飞刀花鼓是一种由杂技和曲艺艺术嫁接而成的独特民间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四川。表演的艺人通常有二个。一名艺人一边演唱,一边将手中的刀、叉、棒等物轮流抛向空中,既使人眼花缭乱,空中的飞刀又不失误落地,显示出艺人高超精湛的技艺。另一名艺人则作为表演者的助手,在一旁打锣鼓伴奏并伴唱,同时还碎步表演各种舞蹈。两人载歌载舞,默契配合,既有杂耍的惊险刺激,又有民间歌舞的喜庆热闹,历来受到城乡人民的广泛欢迎。

  飞刀花鼓起源于四川中江县,早在北宋年间就已十分流行,并享誉全国各地。据司马光《涑水记文》和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介绍,唐宋时期就有不少的蜀人会一种叫“鼗鼓”的杂耍和曲艺,表演形式为手摇拨浪鼓演唱民间小曲,或手中抛动鼓槌唱歌,它是飞刀花鼓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司马光记载说,北宋章献年间的刘皇后是四川人,她就会耍一手熟练的鼗鼓。而周密在文章中也记载说,宋真宗时候的刘皇后,祖籍四川华阳县,身怀鼗鼓的高超绝技。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最早的飞刀花鼓可能曲艺形式重于杂耍形式,因为大多数掌握这种艺术形式的人都是女性,而且不是底层妇女,在当时的宫廷和上层社会比较流行,可见它是一种高雅活泼的艺术。

 [1] [2] [下一页]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