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东城区四千老人配备专职“管家”

北京东城区四千老人配备专职“管家”
2009年08月12日 09:12 新京报

  关注焦点

  在北京整体老龄化的趋势下,老龄工作者的人手不足已成为当前北京试点实行居家养老的瓶颈。

  与此同时,“4050”人员(指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也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

  7月27日,20名助老员在东城上岗。他们是由政府建立、培训的助老专业化队伍。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都是“4050”就业困难者。

  失业人员专职从事养老工作,这在北京尚属首次。

  84岁的饶于行正在家里看报纸。他眼睛花了,看东西很费劲。

  93岁的李根伏在家和保姆打麻将。两个人玩的是四人麻将。

  77岁的刘秀亭在家卧床休息。5月份摔过一跤的她至今不能下地自理。

  敲门声响起。

  门口,站着一位穿天蓝色制服的中年妇女。

  微胖,一头整齐微卷的短发拢在耳后。

  金瓯,40岁,东城区首批20名助老员之一。

  不同于一般志愿者,她不直接为老人提供服务,而是扮演“管家”角色,帮助老人规划生活,并与现有服务资源相衔接。

  更为人关注的是,这是北京首次出现失业人员专职从事养老工作。东城区在解决金瓯等20名“4050”人员再就业的同时,也为紧缺的老龄工作者队伍注入一些新生力量。

  东城区副区长章冬梅表示,目前正探索长效机制,助老员队伍有望得到扩充。

  独居老人的“管家”

  8月3日,东城区南颂年小区5号楼。

  84岁的饶于行就住二楼。这是金瓯第二次来。

  “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那样吧,我就是老毛病,眼睛不行,脑子不好使,老忘事,血压高,晚上失眠,中午还睡不着觉。”饶于行用他那四川口音,报出一连串“症状”。

  “我带着血压计呢,给您量量?”

  饶于行摆摆手,“你坐会儿。我就是闷得慌,寂寞得慌。”

  老伴去世后,饶于行没和两个女儿一块住。独居的他,每天一早,就出门找人下棋。

  “大爷,您请个保姆吧。”金瓯建议。

  饶于行又摆摆手。一个人惯了,请保姆反倒不方便。况且,每月2300元的退休工资,请保姆就得花掉一半,心疼。

  家里的玻璃脏了。金瓯头一次上门就注意到了。

  老人说,搬来七八年,玻璃一次没擦过。怕摔。

  金瓯建议,可以用养老券请人来做大扫除。

  “养老券还能做这个?”老人有些疑惑。

  事实上,今年北京首批18万独居、高龄、困难老年人,获准享受每月50元至250元不等的居家养老补贴。老人可“规划”这些补贴,按各区县制定的居家养老项目消费,包括配餐、清洁、理发等。

  但在东城区副区长章冬梅看来,多数老人并不知道养老券怎么花。

  有社区工作者发现,一些老人以为养老券能兑换现金,像攒钱一样全屯在家里;有的以为能“代金”,揣着一堆券上超市买东西;有的索性把儿女叫来,到社区小饭桌撮一顿,一天就花完了。

  为了“教”老人居家养老,7月27日,东城区宣布为近4000名独居、特殊老年人配备首批20名助老员。金瓯就是其中之一。

  东城区民政局福利科李科长说,助老员除了陪老人聊天,解答有关养老政策,还要尽“管家”之职,根据老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服务菜单。如每个月理一次发,每周一次大扫除等。

  这次,金瓯就用饶于行每月50元的养老券请来小时工。光玻璃就擦了5个钟头。

  助老员的“宝贝”

  像饶于行这样的独居老人,在东城有近400人。这也是助老员重点负责的对象。

  金瓯分到了16户独居老人,其中80岁以上的10户,需每天入户走访,60-79岁的6户,每周入户一次。

  头一回入户,都由居委会人员领着。

  老人们非常配合。这让居委会人员也感到意外。

  “他们几乎全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寂寞。”金瓯说,有个家住东四的老人,几次敲门都没人,有一天终于在居委会碰上了。老人说,自己平时不在家,就喜欢在大街上溜达,谁跟他说话,他就跟谁说话,不然就坐在路边看景儿。

  77岁的刘秀亭之前因摔过一跤,一直在家卧床休养。看到金瓯上门,老人从床上坐了起来,拉着她的手念叨,“政府,关心我啊。”

  老人讲话有些吃力,几乎一字一顿。她向金瓯解释,我这是脑血管病,要不我不这样。

  “70多了,快活到头了。”老人低着头,盯着床单上的印花感叹。

  金瓯安慰她,不会的,注意身体,您能长寿的。老人连连点头。

  金瓯临走时,老人突然扯过床头的手帕子,哭了。“你关心我,疼我。”一字一顿。

  如今,每走访一户老人,金瓯都将手机号码写在小纸片上,留给老人,“有事儿找我”。

  在她随身的小挎包里,有两样“宝贝”,一是记有每位老人姓名地址的联系单。

  姓名旁都用细小的字体标着一些“备注事宜”,有的写着“操场旁、车库旁”,这是金瓯怕找不着路,自己做的一些定位参照物;有的则记有“常外出、保姆”等字样,用于标绘老人的居家状态。

  另一个“宝贝”是巡访日志本。哪个老人有什么特点,需要什么,都会一一记录下来。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