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金运昌:艺林瑰宝 盛世图史

金运昌:艺林瑰宝 盛世图史
2009年07月07日 15:35 新浪公益

  昔者张择端奋其神笔,作《清明上河图》长卷。宋都汴梁之景物人文,靡不钩形摄魄,罗致卷中。岂惟艺林瑰宝,堪比百科全书!明清两朝,承其遗范者,代不乏人。徐扬《姑苏繁华图》卷,实为翘楚。

  新中国己丑开基,定鼎北京。物换星移,已历周甲。其间风雨沧桑,云霞明灭。赖有经纶巨手,砥柱中流。万众一心,终成民族复兴伟业。方今九州和谐,万姓雍熙。共享盛世,欣逢大典,焉能无图史以记之?故有京粤两地书业巨擘联袂策划,选聘丹青妙手创作《盛世长安图》卷,以献礼于建国六十周年。

  夫长安街者,横贯京师,东西百里;国家军政枢府云集,文化工商广厦林立。春秋六十,日新月异。向有“神州第一街”之称。九画家以美院英才,不避寒暑,采风街头。然后集思广益,竭虑殚精,锤淬二载,乃成斯卷。

  披图纵览,但见布局森严,气象宏阔,古韵今情,咸萃其间,真有大国雄风、名都胜概;细而察之,则又刻画精微,传写生动:随处寓目,皆是人间烟火、市井欢情。窥一斑而全豹见,展一卷而盛世彰,余以为:此作体大思精,引人入胜;笔墨典雅,设色明丽,直接先贤风神而其中。现代景观、建筑、车辆、服饰之表现,又难有传统成法可依。继承创新,兼而得之。师古不泥,洋为中用。此其所以可贵也。泱泱乎,郁郁乎!吾谓其必将标名中国美术史册之上,跻身民族文化宝库之中,与《清明》、《姑苏》诸卷并垂后世,为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因撰芜辞,以附骥尾。诚邀知音,千秋共赏;敬祝祖国,万古长安!

  岁在己丑秋吉日,金运昌拜题于紫禁城撷芳殿晴窗之下

  金运昌简介

  1957年5月出生, 1982年2月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2-1997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1997 年调北京故宫博物院任副研究员,从事古代书画碑帖的鉴藏与研究。1998 年任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专家,国内著名书画鉴定专家。

  因受家庭影响,自幼喜好书法。初学唐楷,后习魏碑,兼及王羲之、李北海行草。崇尚端庄典雅的传统书风,孜孜求之。以居处京华之便,得向启功、康殷、欧阳中石、刘炳森等名家求教,获其亲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获奖。

  挥毫之余,曾与 欧阳中石 先生合作专著《中国书法史鉴》,并参加中石先生主编的《书法》、《书法教程》、《书法会要》等教材的编写。并独立主编《书法与欣赏》一书,书写了《楷书家族字帖》。为适应普及书法艺术的需要,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香港凤凰卫视主讲《少儿学书法》、《碑帖赏真》、《说刻帖》、《扇子与中国文化》、《书法教程》、《书法答问》等节目。

  金运昌点评《盛世长安图》

  我经常在鉴宝类节目中给作品进行估价,所以我想这个问题是咱们在座的朋友和广大读者所关注的。关于《盛世长安图》,可能今天还不能说它是完美的,但在此,我还是想在几个方面和大家谈谈它的价值:

  其一,它是一幅继承传统、弘扬国粹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以长卷方式表现时代精神,社会生活以及大事件,是中国的优秀传统,古已有之,如《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中国有很多宝贝,清代有《姑苏繁华图》、《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等等,这些都是国家独有的文化财富。

  老祖宗的传统,要如何继承、弘扬,除了一些小巧精致的精品以外,我们还得有一点压箱底的重器。一个朝代如果没有反映社会、反映时代、反映民风的艺术巨作,那是对不起老祖宗的。

  其二,艺术价值。

  正如沈老师所说,用传统笔墨表现现代都市题材的东西是有困难的。《盛世长安图》用传统笔墨,表现现代题材,不仅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社会众生相,而且,它还在探索绘画技术上前进了一步。这是一种可贵的艺术探索,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其三,历史、文献价值。

  当下的生活,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是熟悉的、司空见惯的。咱们今天看眼下的东西,可能觉察不到它的意义。但对于后人而言,过了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数百年之后呢?他们需要从时之作品中获知时之生活,通过《盛世长安图》,后人就能清楚今人的生活,了解建国 60 年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从这一点来说,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盛世长安图》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历史档案,它记载了今天的国人欣欣向荣的一种面貌,真实地反映着今天的社会,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至于它的升值空间,我今天不敢讲。但我敢说,到了您的孙子一辈,《盛世长安图》必定会体现出它的价值。

  总的来说,《盛世长安图》是北京人、是出版人、是北京的出版人用一种精神在表现时代,这就是一种爱的精神。只有有了爱,才能投注心血去做一件事。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