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10年817人捐遗体供教研

北京10年817人捐遗体供教研
2009年04月01日 09:14 新京报

  3月31日,刻着捐献遗体者名字的《生命》纪念碑上,被人放上白菊和黄菊。从1999年至今,北京有817人完成了遗体捐献。

  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北京长青园骨灰林《生命》纪念碑前,祭扫者络绎不绝。3月29日上午,一场“生命追思”悼念活动在此举行。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学校的300余名师生及北京红十字会、北京解剖学会的人员,向这座为纪念志愿捐献遗体者而修建的纪念碑献花,并三鞠躬。

  据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1999年至今,北京有1万余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有817人已完成了遗体捐献,供医学院校学生教学研究使用。

  医学院学生向“生命碑”献花

  2004年3月31日,由北京市红十字会修建的《生命》纪念碑正式落成揭幕。291名已经实现捐献遗体者碑上留名。

  今年3月29日,面对“生命碑”上817名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医学院校的学生们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缅怀为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奉献出自己遗体的“无言良师”。

  “生命追思”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仍不愿离去,有的在纪念碑前整理着花篮和花束,有的则轻轻读着刻在碑上的那一个个名字……

  首都医科大学一名学生说,在这里看到的一切给她带来的触动和震撼,远比上课前向捐献者遗体鞠躬时来得深切。

  据北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生命》纪念碑的修建同时也给捐献者的亲友提供了一个纪念、缅怀和祭奠的场所。每年3月,长青园工作人员都会将上一年实现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碑上,并给之前刻上去的名字重新贴上金箔。

  报名捐献者最小仅8岁

  北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自1999年负责开展遗体捐献工作至今,北京红十字会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设立的3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已接受1万余人报名,其中一半以上为老人。报名者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已近百岁。捐献者的遗体将供医学院校学生教学研究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捐献遗体接收站的王卫教授还记得,2005年9月,北京市首任卫生局局长、99岁的严镜清老先生的遗体,按照其遗愿捐赠给了首都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科学研究。

  王卫说,近几年来,报名捐献遗体者从最早的医生、教师已扩展到工人和农民。

  遗体捐献须知

  1、捐献遵循自愿、无偿,只接受完整遗体,不接受单纯器官。

  2、捐献时需直系亲属同意签字,捐献后骨灰不返还。

  3、本人临终时,直系亲属或委托人应尽快通知接受单位,由接收单位派车接收遗体。并向家属核发《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书》。

  4、为了保证捐献的遗体健康卫生,不至造成各种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如鼠疫、病毒性肝炎等。

  5、遗体接受范围:常住北京市的公民遗体。

  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电话

  北京协和医学院:65296975

  北京大学医学部:82802466

  首都医科大学:83911443

  遗体捐献流程:

  捐献者从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领取一式三份的登记表填写

  对登记表进行公证

  将公证证明和填完的登记表交回遗体捐献登记站

  遗体捐献者去世后,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将遗体运回

  医学院校将遗体做防腐处理,在专用药水中浸泡2至3年

  经防腐处理的遗体用于教学解剖使用,周期一年左右

  医学院校将使用过的遗体送至火化场火化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