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自地震重灾区的重生报告:震后第一个春天(2)

http://gongyi.sina.com.cn  2009年03月24日10:13  华西都市报

母广元与老伴展示未完工的羌绣《牡丹图》

  羌族文化的传承人

  母广元,69岁,曲山镇人,灾区第一位自杀干部董玉飞的岳父,现为羌族文化传承人之一。

  擂鼓镇是距离北川最近的一个乡镇,是北川最大的灾民安置点。北川县城幸存下来的人以及擂鼓镇和附近山上的老乡都被安置在这里的板房小区里。与北川中学、望乡台肃穆的气氛完全不同,擂鼓镇随时都响彻着羌歌,不少板房外面还挂着羌红,人们见面也笑嘻嘻的,这里火锅、中餐、理发店、卡拉OK厅等城市化的东西也一应俱全。

  见到母广元时,他刚刚结束了对羌绣培训班的讲课,他在擂鼓镇的广场上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黑色毡帽、蓝色羌服、羊皮褂、绣花鞋,尽管这种装束在擂鼓镇已经司空见惯,但他与别人不同的一点在于,他左耳戴着一只很大的雕花银耳环,分外打眼,更显出这位羌族汉子的粗犷豪迈。

  地震之前,母广元作为一个对羌族文化很有研究的地方名人,被位于小寨子沟的五龙寨羌族旅游景点聘为“顾问”。于是他索性举家搬迁进了离县城80多公里的“小寨子沟”景区,顶着一头苍苍白发开始他人生的第二春,每日穿羌族服装,喝咂酒,跳锅庄,这让他和老伴幸运地避过了那场毁灭北川的地震。尽管如此,他也因为大地震而失去了四位亲人,全家原来居住的水电局职工楼,也化为废墟。

  让母广元最为痛心的,是他因地震死去的第四位亲人——女婿董玉飞。去年10月3日,北川县农办主任董玉飞用一根短短的白布带,吊死在他租住的农舍内。董玉飞是第一个被公开报道的地震幸存者中的自杀者,也是北川震后自杀的第一位官员。母广元的女儿母曌,先后经历了丧子丧夫的双重打击,现在依然孤身一人。尽管来关心她的人很多,但母曌现在都还没有处新的男朋友。“我们当老的,想管也管不了。”母广元很不愿向别人提及这段伤心往事,他更愿意向别人讲述羌族这个民族的古往今来。每每讲到与羌族有关的事情,母广元便显得激情飞扬,话也多了很多。

  擂鼓镇每天晚上都有一两百人自发到广场上跳锅庄,从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跳了5个多月,风雨无阻,蔚然成风。老百姓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人们也开始习惯了穿羌族的衣服。

  现在,母广元作为北川羌族文化的传承人之一,承担了羌绣培训班的授课任务,主要给绣女们讲授羌族的历史、文化、礼仪等。每逢大型活动或者接待重要来宾,都少不了母广元的身影。去年12月14日,世行行长佐利克来到北川,母广元代表北川人民,给佐利克穿上了羌族的羊皮袄。除夕夜,好几家电视媒体都希望转播母广元家吃年夜饭的过程,他于是贴春联,给亲人烧纸,对孙儿念家训,摆开年夜饭,作势开吃,他的女儿在隔壁收看了央视的现场直播。现在,正在筹备中的《大北川》大型羌族歌舞晚会将在地震周年纪念前首演,邀请母广元担任民俗顾问,他欣然同意。“锅庄、羌绣、羌服,这三样羌族人的东西,地震之后,在擂鼓是体现得最完整的。”母广元对羌族文化深入人心的现象很欣慰。

  当母广元在板房里面对我们侃侃而谈的时候,他的老伴安静地坐在床边,绣着一幅《藤串牡丹图》,准备用来当门帘或者搭在电视机上。这

  幅羌绣已经绣了一个多月了,但要完成这件作品,至少还要1个多月。

  午后,母广元又来到羌绣培训点,50多名本地绣女正在埋头练习刺绣。绣女们中间,不少人家里在地震中都有亲人死伤,但教室里依然笑声不断,一位年轻的绣女小声哼起了“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很快,其他绣女也跟着唱起来“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唱完之后,大家哈哈笑作一团。

  培训点旁边,是一个小型的羌族服装厂,这也是目前为止擂鼓唯一的羌族服装生产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灾区,端庄古朴的羌族服装变得供不应求,以至于必须预先订货。

  培训点隔壁是“儿童友好家园”,专门为擂鼓镇的孩子们提供的一个免费读书玩耍的场所。里面玩具、图书、电视都有,就像一个小型幼儿园。十来个两三岁的娃娃正在玩耍,有两个正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地看《猫和老鼠》。“城里娃娃有的,这里也都有,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广元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现在,擂鼓中学、擂鼓小学正在加紧修建,这里的孩子,今后将在更加安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华西都市报发表的文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