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以志愿派遣缓解就业压力

以志愿派遣缓解就业压力
2009年03月11日 11:45 公益时报

  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向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派遣志愿者,提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建议中国也建立类似的国际志愿服务队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新的就业渠道。

  当前,就业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9年预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近五年的就业签约率一直徘徊在30-60%前后,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形势更不容乐观。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提出,建立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前往非洲开展志愿服务。3月5日,王名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已经将一份名为“建立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的提案提交上去。

  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援助非洲

  “既然援助非洲的策略不变,中国政府有援助非洲的专项资金,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拿出其中一部分资金,招募志愿者,向非洲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援助呢?”王明说。

  “派遣青年到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是有国际管理的,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中国也应该建立这种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王名说。

  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从70年代起,先后建立了以“美国和平队”、“海外协力队”为主体的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主要派遣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本国青年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直接面向基层民众,从事文化传播、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

  美国和平队先后向13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17万青年志愿者,日本也先后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3万多名海外协力队员。这种制度有力支持了美国和日本的对外战略,成为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文化扩张、经济援助、政治和社会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建立了类似的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

  多年来,在我国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尝试通过官方渠道对受援国提供一定的志愿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早在1964年就开始派遣援非医疗队,先后向47个非洲国家累计派出1万5千多人次的医务人员,向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援外项目中增加志愿服务的内容,由团中央和商务部负责,在国内在职人员中招收志愿者,先后向10个国家提供了300多人次的志愿服务,涉及医疗、信息、农业等技术领域。虽然援非医疗队和援外志愿服务尽管形式、规模和领域有所限制,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这方面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既有资金,又有以往的经验,这项制度操作起来是相对简单的,我的提案不是凭空提出来的。”王名说。

  政府领导,社会组织执行

  王名表示,青年国际志愿服务制度由国家建立,中央政府领导并统一组织协调。纳入我国政府统一的对发展中国家援助与国际合作计划中,统一进行预算管理和国家审计。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进行配套支持。由我国政府和相关国家的政府签订派遣青年志愿者的政府间协议,我国驻外大使馆对民间主体的派遣机构给以配合并进行必要的协调、指导和监督。

  而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中,则可以有社会组织来操作。这种方式被王名称为“官民结合”。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