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志愿者队伍的生存探索

志愿者队伍的生存探索
2009年02月11日 10:16 新浪网

  核心提示

  ●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却有成本,缺乏保障的志愿者队伍往往容易陷入生存困境。

  ●绵阳市应急志愿服务支队开始了一场从“输血”到“造血”的生存探索。

  ●大家凑经费组建志愿者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盈利收入全部用作志愿工作经费。

  ●对这种基层探索的认定和规范,最终还要靠志愿者工作立法来推动。

  人员充沛,统一着装,装备精良……看着自己率领的这支志愿者队伍,绵阳市应急志愿服务支队队长何勇涛嘴边浮起笑容:“能够重新焕发生机,不容易啊!”

  这句感叹里,包含着太多内容。作为服务灾区的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曾和当时许多自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一样,在激情之后,陷入生存困境。不一样的是,他们困境求生,开始了一场从“输血”到“造血”的生存探索。

  志愿者队伍面临“断炊”

  初期几个月,大家满腔激情,但几个月后,现实的生活压力出来了,很多队员不得不选择退出。

  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去年11月,何勇涛的心情跌入低谷,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自己率领的这支志愿者队伍,能否继续生存下去,服务灾区灾后重建。

  这并不仅仅是老何的难题。震后,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到灾区,几个月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离开了,另一部分人则留了下来,希望成为专业志愿者。然而,他们很快发现,继续服务灾区,并不是仅靠热情就能办到的事。缺乏充足经费保障,连自我生活都难以保证,又如何有能力服务灾区?

  老何他们就处于这样的困境中。每次接到求助,提供志愿服务是义务的,然而服务中产生的费用却不能忽略,小到挖沟渠,要买铲子,大到余震后排险,需要租用工程车,每笔费用都实实在在。为了解决这笔费用,队伍里的人采用凑份子的办法,每笔费用都由队员们平摊。

  一开始,家庭富裕的老何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需要每个队员交纳17元的租车费时,一名队员涨红了脸说:“对不起,我身上只剩5元钱了……”老何知道,这名队员绝不是舍不得钱,在灾区几个月,这名建筑工人出身的队员,已经花费了上万元。

  “这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刺激,我开始意识到,凑份子不是解决工作经费、保证正常运转的长久之计。”老何说。

  事实上,即便暂时不谈及工作经费,负责招募志愿者的刘春梅早已感觉到危机:队员们几乎都是辞了职,或请了长假来做志愿者的。初期几个月,大家满腔激情,什么都不考虑,但几个月后,现实的生活压力出来了,很多队员不得不选择退出。

  “短短1个月内,我们的队员就从60人锐减到30多人。”回忆当时的窘境,刘春梅感叹:“仅靠志愿者精神是难以支撑队伍运转的,如果想继续服务灾区,必须解决队伍的自身保障问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