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滴水公益”志愿者团队为何陷入生存困境

“滴水公益”志愿者团队为何陷入生存困境
2009年02月02日 09:22 中国青年报

  一个志愿者组织,两个带头人,500多名志愿者。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这个不到600人的团队——“滴水公益”,为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青川县募集了800万元的救灾物资,以及1260万元的帮扶学生善款。

  青川县的许多学生家长知道,“滴水公益”的志愿者带来了孩子的生活费和冬衣,但很少有人知道,带来这些物资、善款的志愿者们,由于缺乏生活费,住在青川县冰冷的帐篷里,靠接济,艰难度日。

  “滴水公益”的发起人“大北”(网名)近日给中国青年报打来电话,诉说作为草根志愿者组织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个成立两年半的组织,如今落到了借钱办公的境地。

  “沙发是别人不要的破烂”

  记者日前随“滴水公益”带头人“天街”(网名),来到青川县的青溪镇。时值寒冬,当地老百姓已经住进板房,而青溪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依然搭着三顶帐篷。

  寒风刺骨,操场上不见一个人影。在接近零度的环境里,三顶简陋的帐篷搭在布满碎砖瓦的操场上,显得有些孤单。

  这些帐篷,就是“滴水公益”支教志愿者彭运生、李球保、刘舞的家。

  “天街”告诉记者,青溪镇中心小学老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孩子们迫切需要一些年轻、有活力的老师。“滴水公益”在“滴水论坛”发帖招募支教志愿者,这三人就是网上报名后选派过来的。

  记者在帐篷里看到,上百本图书摆放在帐篷中间的书柜里,两块大黑板拼成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一位50多岁的大妈进进出出,正准备晚饭。“天街”说,大妈是青溪镇中心小学的李太英老师,主动来照顾3位支教志愿者,大家都叫她“李妈妈”。

  “这就是我们的‘爱心书屋’兼‘会客厅’,书都是好心人捐的,沙发是别人不要的破烂,我们捡回来钉了一下,可以坐着烤火。”李球保介绍说。

  从2008年7月底到现在,3名支教志愿者每天都在帐篷里备课、吃饭,交流感受,青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时而来这里借书。从三伏天帐篷里40摄氏度的酷暑,到现在接近0摄氏度的严寒,志愿者们坚持了5个月。

  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费用问题是一个最不愿提及又最现实的问题。

  “天街”告诉记者,“滴水公益”自身的费用都没有着落,所以按照约定,支教期间的生活费全部由志愿者本人承担。他们3人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主要靠成都一个好心人留下的3000元维持生活。

  “地震以后,很多东西涨价了,这3000元到2008年11月就用光了。我又捐出1000多元,都是给这3个孩子吃饭,该花的。”李妈妈补充说,“最近还有一个好心人捐了1800元作为生活费。现在,志愿者就靠着接济过日子”。

  当晚,记者走进彭运生、李球保的帐篷,看见里面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两张床,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杂志,每张床上都放着三床棉被,一块木板就是房间的门。

  “晚上又冷又潮,李妈妈给每人准备了三床厚棉被,感觉暖和一些。”李球保说。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