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子弟学校命运黯然 “游击”生活苦难多(5)

http://gongyi.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14:34  公益时报

  几经周折,学校最终更名为罗希小学,由罗店镇政府投资建立民办学校。孙菊若告诉记者,政府给她补偿了一半的投资,任命她为副校长,但是不能参与投资。

  与此同时,拥有20多年校长经历的宗伟荣从当地公立学校调来担任校长,罗希小学事实上成为当地公立罗南中心学校的附属学校。

  为了响应上海市教委年初的精神,罗店镇政府首期投资就达到了300多万。学校首期招生500多人,全部是农民工子弟,全部免收学杂费。

  宗伟荣告诉记者,上海三级政府,对该校学生个人每年的投入达到了2000元。其中,上海市财政补贴每人每年1000元,宝山区和罗店镇财政每人每年分别补贴500元。

  这些财政补贴被用在教师薪资、学校办公支出、学生书本费等方面。

  “作为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在待遇上和本地孩子已经没有区别。”宗伟荣说,学校完全按照公办模式进行管理,老师也全部购买了社会保险,更能安心教学。

  “这样的办学,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有利的。”宗伟荣说,学校还将在政府支持下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了解到,全上海一共有258所私人农民工子弟学校,今年转制的就达到69所,2010年之前还将陆续转制一批学校。

  路在何方

  不能转制的其他选择

  “如果不能顺利转制,学校最终的命运就是停办。”对于代名利来说,学校的未来不外乎这两条路中的一条,但想想12年办学的风风雨雨,他更倾向于结果最好是前者。

  虽然距离2010年最后期限还有两年的时间,并且还有转制的机会,但是罗店镇教委下达的停办告示令他心情沉重。

  皖怀学校的校舍租赁合同一年一签,前几年房租连续涨了三年,现在却面临着不能续签的困境。事实上,从1999年搬迁到现有校舍至今,学校已经在这里办学近十年。

  与此同时,学校老师们也因“停办”的消息心情沉重。今年45岁的吕之荣五年前从安徽来到皖怀学校教书,如今一家人都在罗店镇打工。

  一家人省吃俭用,一个月也能攒下千来元,但是一旦失去了这份工作,年纪不小的他有些无所适从。

  “目前还没有什么打算,只是觉得非常的难受。”在皖怀学校五年,虽然没有社会保险,但吕之荣已经无法割舍和这所学校的深厚感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皖怀学校的家长也正在打算将孩子转学到罗希小学去,他们都知道了镇里停办皖怀学校的消息,而罗希小学免收学杂费的待遇,对这些主要从事制造业、废品收购行业的底层家长颇有吸引力。

  “听说那边是参照公办,老师的素质也要高一些。”不少家长这样认为。

  习惯了流动的生活,他们似乎也已经习惯了孩子在不同的学校之间频繁流动。如今这种流动带给皖怀学校最严峻的现实。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公益时报发表的文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