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中国券商参与公益热情高涨

中国券商参与公益热情高涨
2008年03月20日 17:13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 于佳莉

  当房地产业、汽车业企业大多失语50年一遇雪灾慈善捐赠行动时,证券业企业却表现得格外踊跃,纷纷慷慨解囊,向受灾地区送去温暖。

  2月25日下午,国元证券公司和该公司员工向安徽省灾区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在抗雪救灾中,除了国元证券积极捐款外,还有广发证券、国金证券、博时基金、长盛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大成基金、联合证券、湘财证券、鹏华基金、国泰基金……

  中国券商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截至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各会员单位通过协会捐赠资金4429万元,其中,证券公司会员捐赠2816万元,基金公司会员捐赠1570万元,咨询及评级会员43万元。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会员单位通过其他方式自行捐赠钱物2326万元。

  2月29日,本报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获悉,该协会近日对证券公司会员2003年至2007年期间荣获奖励及捐资回报社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证券公司在完成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立足规范经营,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券商热心公益高涨

  中国证券业协会调查统计显示,5年间,证券公司积极参与献爱心、回报社会活动,74家证券公司累计捐款7222.3万元。

  从捐资的用途看,48%用于各种慈善活动及基金会捐款,34%的款项用于扶贫救助,7%用于2003年非典期间的专项捐助,6%的款项用于捐助希望工程,5%的款项用于各类公益活动。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表示,这与市场转好,证券公司盈利增长及社会责任感日趋增强有直接关系。

  “前几年,证券行业在国内发展不成气候,利润并不那么乐观,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北京顺势投资有限公司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坦言。

  2007年年报显示,47家券商当年共实现净利润793.6亿元,同比大增373%,平均每家盈利高达16.9亿元。随着证券行业的日益兴盛,越来越多的证券企业开始投身于公益领域,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来,“慈善热潮”正在证券行业内兴起。

  “在抗雪救灾中,发现不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积极参与慈善捐赠;另外,去年还有少数证券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基金会。”长期关注慈善捐赠的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相比之下,过去两年上榜企业捐赠排名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投资企业上榜,而许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均没有公益支出。

  从中国证券业协会办公室相关人士了解到,证券公司在2004、2005年两年的捐资基本持平,金额为450万元左右,而2006年、2007年的捐资相比前三年有大幅增加,特别是2007年,各项捐助金额为4209.7万元。

  据深圳证券业协会“深圳资本圈企业社会捐赠榜”的不完全统计,2006年深圳辖区共有13家证券公司、11家基金管理公司和44家上市公司社会捐赠之举进入该榜。社会捐赠总额为6795万多元,其中证券公司捐款269.6万元,占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全国券商捐款总额450万元的60%。2007年,深圳证券界捐款3174万(未统计深圳上市公司捐款),其中证券企业贡献2555万元,其中,深圳基金公司捐款619万元。

  捐赠主动性逐渐增强

  虽然从数字上看,证券行业在公益支出,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逐年升温,但事实上,在公众的眼中,证券行业在公益事业方面还是整体处于一种不积极的状态。

  四川省红十字会赈济部副部长周百年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证券企业在捐款方面的数据记不清楚了,但印象中,这么多年只接触过两家证券公司。”

  据他回忆,一次是2006年南方遭遇洪水的时,券商通过网络自愿发起募捐,把12万元交到他的手中,“当时用这些钱打了28个井,还为灾民买了大米。”而南方这次雪灾,据他所了解的只有四川省某家证券公司员工捐了几千元交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尤其是全国各行业经济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证券企业并没有少赚钱。

  富而思善,中国券商在公益方面的投入比重不断加大。尤其是针对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严重雨雪灾害,中国证券业协会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动员全体会员捐款援助抗灾救灾工作,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截至2月18日,各会员单位通过协会捐赠资金4429万元,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会员单位通过其他方式自行捐赠钱物2326万元。

  “面对这次雪灾,证券行业纷纷捐款,但作为一个创造财富的行业来说,在公益方面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除了自然灾害外,证券企业几乎很少参与其他公益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投资处处长陈棨洪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来说,证券行业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不是特别高。”

  据他介绍,到目前为止,仅有一家证券公司在中国红十字会下设立专项基金,即招商证券博爱基金。这是由招商证券捐资1200多万元设立。据悉,该专项基金首次资助的公益项目有“中国红十字心灵阳光工程”和针对医疗设施落后地域设立的“博爱乡村卫生站”。

  “除了招商证券,据我了解,红十字会几乎没有接受过其他证券企业的捐赠。”陈棨洪回忆说。

  一位投资顾问坦言,整个证券行业目前在国内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其在品牌建设,营造社会形象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造成了券商在公益投入方面的被动性。“而此次雪灾捐款的多数基金公司纷纷表示,捐款是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动员下进行的。”

  而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动员和影响下,中国券商参与慈善捐赠行为也正逐渐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

  参与慈善培植公众形象

  不容置疑,证券业是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其信息披露之严格、监管之细致、风险控制之高首屈一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证券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于是,证券行业以什么样的形象,向社会展示,成为中国券商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而当前,形成鲜明企业文化特征的证券企业还很少,这本身就说明了证券行业在呈现给社会的整体印象中还任重而道远。”宝盈基金首席经济师刘传葵博士表示。

  证券行业是一个极具成长潜力的行业。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证券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券商对其经营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及适应能力也逐渐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全社会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浪潮下,注重自身形象已成为证券公司培养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据一位专家分析,这两年内,各大证券企业在打公益这张形象牌时,已经慢慢由当年简单的“捐资助学”,“捐资扶贫”逐渐向专业公益机构转变。

  华夏基金作为证券行业的老大之一,从公司成立十年来,多次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及慈善捐赠,从抗击“非典”到捐助希望小学、援建敬老院,从“大学生创业计划”、“温暖2008贫困山区送电视”到向受灾地区捐资200万元。华夏基金时刻注意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此外,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这几年也一直活跃在国内的慈善舞台。2007年南方基金联合KUKE音乐,为百所高校学子赠送数字音乐图书馆;博时基金从2006年以来,连续两年举办“百万捐资助学活动”等。

  设立基金会将成趋势

  2006年,由国海证券发起的国内证券行业第一个慈善基金会——“广西国海扶贫助学基金会”,该基金会的成立在业内引起轰动。首批资助对象为广西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的1000名贫困大学生。

  国海证券董事长张雅锋表示,“广西国海扶贫助学基金会”将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其投资收益主要用于捐助广西籍贫困大学生,每年公益事业支出不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而该基金会的运行模式也首开证券行业捐资助学道路的先河。

  随后,基金业首个慈善基金会——易方达教育基金会宣布成立,初始基金数额为1000万元,由发起人易方达基金公司捐赠。易方达基金总裁兼任基金会理事长叶俊英坦言,以往易方达捐赠活动多为事件性的,很少有系统性的慈善活动。而基金会成立后,便可以系统地、持续地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慈善事业。

  近日,记者了解到,易方达基金公司从2008年的预提利润中提取2000万元投入教育基金会,成为目前中国证券业最大的教育慈善投入。

  虽然很多证券企业试图在慈善领域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如成立慈善基金会,设立定向基金等,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具体实施公益项目并不顺利。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宣传的艾立群告诉记者,易方达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目前没有开展项目,第一个资助贫困大学生项目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实施。

  2月29日,主管博时基金宣传的工作人员肖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博时基金目前正在筹划建立“博时慈善基金会”。

  “之前做公益活动都比较零散,希望成立慈善基金会后将公益活动固定化、长期化、制度化。”肖冰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坦言,证券公司成立企业基金会将是一个趋势。但是,如何运作基金会,发挥公益机构的作用,值得商榷。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设立的基金会,与目前国内专门的公益慈善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们拥有专业化的投资管理优势。券商无偿为自身设立的基金会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将突破公益慈善机构资金保值和增值难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