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难忘心中那抹“国防绿”

难忘心中那抹“国防绿”
2012年08月29日 09:54 中国环境报

  提起“国防绿”,人们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军人威武的身影。

  在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征”、名扬军史的“三大战役”、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奋起自卫的“中越反击”、新时代的“亚丁湾护航”中,他们铮铮铁骨,勇往直前;

  在蓝天、碧海、边关以及哨卡,在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搏斗中,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保卫祖国,默默奉献,筑就“钢铁长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也有一支堪比“钢铁长城”的队伍。他们有的曾赴老山前线参战,有的参加过小汤山抗击非典,有的曾经是炮手、战机保护神,有的还是军中“千里眼”、“顺风耳”、神枪手、“铁骑兵”、军校教官……

  而如今,这群生龙活虎的身影活跃在我国西部边疆广阔的环境执法前沿,如移动的绿色“钢铁长城”般,保卫着祖国西部边陲的碧水蓝天,保卫着百姓的生存安全。

    1 正是这些退伍军人的到来,给总队带来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硬朗作风,带来了部队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坚决、及时、准确、不折不扣执行任务的优良传统。

  1999年起,为安置部队转业干部,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由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接收部队转业干部。从那时起,每年都有2~3名转业军人来到新疆环境监察总队。

  初来总队的军人们,一无环保基础知识,二无环境监察专业技能,三不熟悉现场执法程序。而总队职能定位就是现场执法,加之新疆交通、油田、矿山等资源性建设项目,各类工业企业及生态保护区域等点多、面广、线长,环境监察工作复杂繁重,总队的转业军人们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并自嘲是环保战线的“新兵蛋子”。

  总队环境监察三支队支队长梁柱,2004年9月转业至此,被分配在排污收费管理科(简称收费科)。收费科是总队的业务技术部门,承担着全疆重点企业排污费核算与征收,并负责指导全疆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排污费征收工作。

  对梁柱来说,收费科涉及的企业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污费征收程序等内容,如同天书,十分陌生。

  但梁柱没有被困难吓倒,“部队培养了我迎难而上的连续作战精神,再难我也能学,在总队我就是一张白纸,我相信我会画、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环保画卷。”

  从此以后,梁柱每天都随身带一个厚厚的小本,走到哪儿问到哪儿,走到哪儿记到哪儿,身边人都成了梁柱的老师。下班回到家,他继续通过网络、环保专业书籍消化白天记下的内容。

  正是这种刻苦钻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里,梁柱基本掌握了工作所需的业务技能和工作程序,并开始承担总队直征企业排污费的核定与征收工作。

  因工作能力快速提高,成绩突出,梁柱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从普通科员、排污收费管理科副科长到环境监察一支队支队长,再到如今的环境监察三支队支队长,梁柱一次次地实现着华丽转身。

  在新疆环境监察总队,众所周知,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工作专业性强、设备型号多、技术指标不统一。不管谁来承担这项工作,都面临巨大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加上新疆在线监控建设管理滞后,设备供货、维护、运营、监管缺乏规范与考核,困难可想而知。

  但这一切,在总队环境监察三支队副支队长张勇那里,都成了小问题。

  “不会咋行?问题不搞透咋行?”,这位2006年9月转业到总队的陕西汉子,有一股不把问题研究透不罢休的犟劲。

  可是一开始,别说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的相关内容了,连环境监察的基本内容,张勇也是一张白纸。在工作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之下,张勇开始了边干边学的历程,不仅自己努力学习环境监察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而且还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时,为了一个案件的处理,他甚至会查遍相关的所有资料,与部门同事一起深入研究,直至范、公正、公平地处理完案件。

  至于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设备的学习,虽然张勇参加过两次全国技术培训,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监察设备和技术的真正掌握,仍然是杯水车薪。

  为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张勇抓住西北督察中心专家来指导工作的宝贵机会,如同海绵吸水般,从安装到运行、从维护到监管,现场学习、检查自学、摸索研究。

  正是这股陕西人特有的执着,面对困难、面对问题知难而进的精神,使张勇熟悉了污染在线监控现场端的监管工作。

  如今,张勇已经成为总队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现场检查的专业人员,并担任了总队现场执法人员在线监控设施检查的培训工作。现在在总队,只要是在线监控现场端检查有疑问的,你就会听到“勇哥,这个问题可以帮我解决一下吗?”

  信守执法和带兵打仗的理念是相通的。没有执法经验不怕,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不怕,可以学习、钻研、实践,再学习、再钻研、再实践。这些,在总队环境监察二支队支队长刘寒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名来自野战部队的军人,从到总队的那一天起,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环境监察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熟悉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的素质,而且要善于利用法律这把“刀”,秉公执法,依法行政。

  刘寒峰每天坚持学习《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重要章节熟记于心。他把学习作为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

  通过学习,刘寒峰快速提高了执法能力、协调能力、办事能力。2003年“非典”期间,为全面掌握新疆各级医院各类医疗废物和污处的处置与防治情况,刘寒峰和总队其他的环境监察执法人员一起深入“非典”防疫一线,对全疆医院进行现场检查。

  在历时15天检查中,他带领组员跑遍了喀什、克州两地所有县乡以上的医院,为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了解掌握全疆县乡以上医院的医疗固废垃圾、医疗废水的处置情况提供了真实有效的资料。

  事后,回想起现场检查时的恶劣情况,有人还不免后怕。

  在新疆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新疆的南疆地区医疗水平落后,交通状况差,一旦发生疫情或被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但刘寒峰的一席话却让大家感动不已:“部队培养了我,作为军人出身的我,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时,我就应该在第一线,就应该在最危险的地方。”

  正是太多像梁柱、张勇、刘寒峰这样退伍军人的到来,给新疆环境监察总队带来了部队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硬朗作风,带来了部队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坚决、及时、准确、不折不扣执行任务的优良传统。

  而这些退伍军人,也个个成为部队作风的传播者、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转身,成为了环境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新疆环境监察总队的“排头兵”、“尖刀连”。

    2 无论是环境应急,还是群众投诉,一旦接到下现场的命令和任务,环境监察支队的队员们总是克服家庭的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地奔赴执法第一线。

    在新疆做环境监察苦。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新疆地处祖国西陲,有166.4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相当于2.3个青海。而新疆环境监察总队上上下下加起来才40多人,人均执法面积达到了1338.71多平方公里。由于地广人稀,每一次油田、公路、铁路或油气管道现场监察,行程都在4000公里~5000公里。

  同时,新疆恶劣的气候条件,更给现场监察工作增加了重重危险。矿山检查时,监察队员们随时可能遭遇初夏的桃花洪水、盛夏的融雪洪水;冬日检查时,北疆和山区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如同平静般的积雪路面让行车都危险无比。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面对这些,新疆环境监察总队的队员们也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可是,面对自己的家人,总队执法一线的队员们就难以抑制心中的愧疚之情了。

  综合科科长任纲举,一个来自高炮旅的军人,妻子入院手术第3天,环保厅下达了现场驻点的督导任务。当时,新疆污染减排形势严峻,有10多项工程减排项目进展缓慢。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势必影响新疆当年的减排工作。

  一边是污水横流的场面以及农民兄弟深切的企盼,一边是妻子痛苦的眼神和急需关爱的情景,当总队领导找到任纲举时,他没有作声,只是默默地将岳母接到医院来照顾妻子和家中的幼女,然后去了驻点现场,一去就是1个多月。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你就要为它付出,尽最大的力,干好自己的事。

  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减排项目按期完成,同事跟任纲举开玩笑地说,“看你回去怎么交差,下一次肯定出不来了。”他勉强地笑了一笑说,我最拿手的工作就是做老婆的思想工作,如果有下次,我还会出来的。

  张勇也面临过类似的情况。当环保厅下达驻点督导任务时,他的女儿不足半岁且已住院多日。面对妻子的泪水和病中哭泣的女儿,为了污染减排这一环保大目标,这个坚强的汉子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入工作。

  总队领导感慨地说:“正是有像任纲举、张勇这样的转业军人,在重大任务面前,在任务关键时期,我们才能随时拉出一支能战斗的队伍,保证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新疆环境监察总队,这样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比比皆是。总队的领导更是以身作则,给队员们做出了典范。

  总队副总队长王瑞忠是一位来自炮二旅的军人,2000年转业到总队。当时,总队仅有3个部门,办公室、收费科、一支队。那时,现场监管还没有划分片区,一支队承担了全疆重点工业企业的现场检查与督察,以及连续5年的环保专项行动。

  做为一支队的支队长,王瑞忠耗尽了心血。多年来,他带领队员走遍天山南北的重点工业企业,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有任务总是随叫随到,哪里最脏、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

  可总队的人都知道王瑞忠的家中情况特殊。王瑞忠的父母年老多病,妻子也身患绝症,一双女儿尚还年幼。每次出差,女儿总是以期盼的眼神盯着他,“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回家啊?”听了叫人心酸。

  但在别人面前,王瑞忠始终展现着一个乐天派的风采,从他身上,看不到生活重担的痕迹,看不到退缩不干的行为,只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互助有爱的风尚:抗击“非典”,他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别人都忙着为家人购置防护药具,他却在全疆各地、州上进行医疗机构污染源调查;“非典”离去,别人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他又申请到了新的一线,为处置环境紧急事件而忙碌。

  他是一位好支队长,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王瑞忠在心中也无比亏欠,可是,在他心里,国事大于家事。而自己家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困难再多也没有办法多,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他这种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带动了家人。后来,妻子顺利康复、一对女儿双双考入乌鲁木齐的重点学校,给王瑞忠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为了新疆的环境保护事业,监察总队的队员们舍弃了小家,放弃了对家人的照顾和关怀,以及做好儿子、好女儿、好母亲、好父亲和好丈夫的职责,坚持工作在执法一线。

  在他们精神的带动下,2004年、2008年,新疆环境监察总队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单位,连续7年荣获环保部环境监察局排污申报核定与排污费征收先进集体,还在创建全国“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优质服务窗口”等领域获得荣誉称号。

    3 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地域,以及环境监察执法的战线上,他们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绿色“钢铁长城”,处处闪耀着军人的风采。

  近两年,新疆确立了“生态立区,环保优先”,“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提出了要加大对环境生态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新疆环境保护厅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列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给环境监察执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任务,也给环境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巨大压力。

  为此,新疆环境监察总队领导班子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业务学习,以严格管理干部队伍、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为手段,以生态环境监察为突破口,抓住党员争先创优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效率,全面增强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承担起新时期的新任务、新挑战。

  而总队的监察队员们,面对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带来的新的主攻方向,以及矿山、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等开发建设项目现场等堡垒,仿佛有了新的战场,与时俱进,勇往直前。总队环境监察一支队支队长刘刚就是其中冲在最前面的人物之一。

    2002年9月,刘刚由武警交通部队来到总队环境监察二支队。当时二支队刚组建,承担着全疆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管道等非污染性生态环境监察现场执法工作,而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在新疆刚刚起步,正处于摸萦、研究阶段,没有现成的方法、程序和规范,就是在总队工作过多年的同志也感到棘手。

  有人曾以怀疑的口气问刘刚:“你行吗?”

    刘刚却回答:“为什么不行?很难吗?咱当兵的人生死都经历过,这点困难怕啥?”

  随后,刘刚开始了向生态监察攻坚的艰难进程。

  凭借在武警交通部队累积下来的丰富的公路建设知识和经验,刘刚查阅了全国的生态环境监察资料,并深入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一线。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西气东输管道、油田开发、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高速公路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现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调研和考察,并结合二支队的工作职责和新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刘刚提出了总队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奠定了总队生态环境监察工作的基础,也为全疆生态环境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开了好头。

  如今,生态环境监察是总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总队提高执法成效的突破口。

  不仅如此,监察队员们面对大开发、大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环保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的信息技术,他们没有退缩,在不断的学习进取中完成了许多其他工作。

  2010年,新疆在环保系统率先实行污染源数据整合试点工作。面对大量污染源数据和整合指标,总队的转业干部们根据10多年的现场检查经验,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编制出新疆17个重点行业数据整合现场检查记录表和现场检查技术规范,为全疆污染源数据整合提供了现场核查方法。

  此外,还编制了新疆环境监察工作指南,工业污染源现场监察指南等,为全疆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规范的作用。

  有一首众所周知的军歌里唱到,“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总队转业军人之所以有着舍小家、顾大家,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与总队历届领导班子的教育、培养、关心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总队领导班子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

  面对总队监察人员经常在外出差的情况,及时了解外出职工的家庭困难,领导亲自上门或派人慰问,解决家庭实际困难,解除长期外出职工的后顾之忧。

  今天,总队转业军人这支中坚力量,无论是在线监控设施、脱硫脱硝设施、污染治理设施,在他们眼里都是一个个不同的攻坚堡垒,他们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发扬军人啃“硬骨头”精神,逐个击破;面对污染减排、污染普查动态更新、排污申报现场审核、环境稽查、建设项目现场、环境应急、环境投诉等,他们打下一个又一个环保攻坚战,不仅提高了建设单位和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建设单位和企业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更提升了总队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新疆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在戈壁沙漠、丛山峻林、河流湖泊中,新疆环境监察总队这一抹亮丽的“国防绿”坚守在祖国的边疆,用热血与汗水守护着大西北的美丽与淳朴,无论是荒漠戈壁还是山岩林间,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环境监察执法战线上,他们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绿色的“钢铁长城”,处处闪耀着军人的风采。

编辑小语:有一种情怀永不退色

    ◆王琳琳

  走下天寒地冻的岗哨,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脱下了军装,从此不在武行。昔日冰天雪地的站岗巡逻,变成了戈壁沙漠的危险穿行;昔日海域边疆的保家卫国,变成了碧水蓝天的执着守护;紧握钢枪的双手,变成了环境执法的铮铮铁拳。

 

  走下天寒地冻的岗哨,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脱下了军装,从此不在武行。昔日冰天雪地的站岗巡逻,变成了戈壁沙漠的危险穿行;昔日海域边疆的保家卫国,变成了碧水蓝天的执着守护;紧握钢枪的双手,变成了环境执法的铮铮铁拳。

  但是,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无论穿着何种服饰,人们仍能够一眼从人群中将他们分辨出来。因为,过去经历过的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算恍若不知,但却已经融入灵魂、融入血液,化为身体的一部分。

  新疆环境监察总队的退伍官兵,就是这样一群人。

  也许他们的身份变了,但是,有一种情怀却深植于他们心中。它既有着强大的刚性,又有着不可比拟的韧度。在往昔的峥嵘岁月里,在如今的执法征程中,被一遍又一遍打磨和锤炼,最终转化和升华为内心一种非物质性的东西,那就是敢于拼搏、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

  其实,总队的监察队员不曾做过感天动地的家国大事,也不曾说过壮志凌云的誓言话语。他们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然而,正是这样的简单、平凡,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走进了我们心里。

  只因,这种情怀永不褪色。

    作者:张薇 王军 丁晓伍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