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产业结构调整对北京影响几何?

产业结构调整对北京影响几何?
2012年08月28日 09:44 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北京市近年来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致力于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北京取得了哪些经验,有哪些做法值得倡导,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高吉喜、智静、郑好、王燕对此进行了调研,并执笔撰写了《关于深层次认识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意义,持续稳定推进结构调整的建议与对策》。文章于2011年荣获北京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本报今日摘要刊发这一调研文章,以飨读者。

  北京市近年来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综合分析表明,近几年来特别是2011年,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低稳状态。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经济增速在31个省份中排名"垫底",增幅比2010年上半年回落了4个百分点。其中,楼市调控、汽车限购和首钢停产三方面影响经济增速2.1%。

  在北京市201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来自市政府的报告披露如下:按现有统计口径测算,北京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5.5%,影响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实施汽车限购政策,汽车类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30%左右降至20%左右,影响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完成首钢主流程全面停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75.5%,影响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好环境效益

  ■阅读提示

  北京市近年来的经济调控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这种调控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北京市应坚定决心,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为短期效益所诱惑,不为"成绩单不好看"而回头。

  北京市近年来的经济调控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可以看出,调控所涉及的产业都是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如汽车产业对北京市消费的贡献率曾达到60%以上,是北京消费总量的一大支柱。房地产投资也一直占据北京市投资的半壁江山,占GDP的比重曾达到8%,相关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以上。首钢也曾是北京的纳税大户。

  这种调控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深层次上看,既有喜又有忧。我们必须从北京市的优势和劣势出发,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深入分析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控的深层次影响。

  1.汽车限购的环境效益

  汽车消费在首都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高达1/3。限车令的执行,将北京汽车销售额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拉低到20%,影响GDP增速1%。

  自北京市实施小客车调控指标配置以来,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上半年,北京新车销售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12.86万辆,降低60%;二手车交易量12万辆,同比下降10.7万辆,降低53%。2011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总量共降低23.56万辆。

  机动车保有量增速减缓降低了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量。汽车会排放包括CO和NOx在内的温室气体和多种污染物,其中发动机燃烧时排放的有害气体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根据《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公布数据计算得到,我国微型和小型载客汽车各种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一氧化碳0.27吨/辆、碳化氢0.03吨/辆、氮氧化物0.01吨/辆、颗粒物0.13公斤/辆。由此可以估算出,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由于汽车限购政策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3.18万吨、碳化氢0.35万吨、氮氧化物0.12万吨、颗粒物15.32吨。

  另一方面,汽车污染物排放与汽车的运行状况有密切关系,在怠速和加速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通过限购政策降低汽车保有量增速,缓解道路拥阻状况,保障车辆行驶速度,可以大幅度降低已有汽车的污染物排放量。

  机动车保有量增速减缓降低了燃料油的需求量。按每位私家车主每个月耗油150升计算,增加23.56万辆私家车,每个月需要多消耗0.35亿升成品油(按1吨车用成品汽油约合1378升计算,约合2.56万吨),一年将多消耗4.2亿升,约合31万吨成品油。

  2.房地产限购的环境效益

  房地产投资一直占北京市投资的半壁江山,占GDP的比重达到8%,相关税收收入也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以上。房地产市场的升与降,对北京经济运行的影响可想而知。楼市调控后,房地产业在北京GDP中的比重已降至6.3%。2011上半年,全市销售商品房5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0万平方米,下降18.4%。"限房"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了0.7%的GDP增速。

  "限房"政策减少建筑能耗消费量。我国北方城镇采暖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折合20公斤标准煤/平方米。减少220万平方米商品房,意味着减少4.4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北京居民夏季空调平均用电量为每平方米2千瓦时~4千瓦时,减少220万平方米商品房,意味着减少440万千瓦时~880万千瓦时用电量,约为0.1万吨标准煤。由此估算,由于"限房"政策,仅冬季取暖和夏季空调两项即可减少能源消耗4.5万吨标准煤。

  "限房"政策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由于北京市取暖和用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厂生产热力以及电力,因此减少能源消费必将减少由于燃煤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排放。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房地产调控可以减少二氧化硫0.11万吨、氮氧化物0.05万吨、二氧化碳10.91万吨、灰渣0.88万吨。

  3.首钢全面退出的环境效益

  首钢曾是北京的工业支柱,也是北京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由于首钢的全面退出,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7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仅增长8%,拉低GDP增速0.1%。首钢的全面退出,直接导致了北京工业增速下滑。

  首钢退出减少了工业能源及水资源消耗。钢铁行业被看成是产业耗能、耗水大户。在我国,钢铁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工业总能耗的23%。根据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公布的数据,2010年首钢吨钢综合能耗为570公斤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为5吨,产品产量约为1235万吨。因此,首钢退出可使北京每年减少工业能源消耗700万吨标准煤,减少新鲜水耗6175万吨。

  首钢退出减少了工业污染。1995年,首钢的烟尘排放为1.4万吨,粉尘排放为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近4万吨。首钢的排污总量占了北京市工业排放量的1/10。随着压缩钢产量以及实施环境治理的措施发挥作用,首钢的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但每年仍向北京地区排放粉尘1.6万吨、烟尘0.98万吨、二氧化硫0.26万吨、二氧化碳2.22万吨。首钢全面退出,可使北京市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28%,烟尘排放量降低20%,粉尘排放量降低1.62%。

  由此可见,北京主动放弃GDP崇拜、放缓经济增速,既有失,也有得。日前出炉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证明北京市虽GDP排名垫底,但发展质量居首。因此,北京市政府应坚定决心,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为短期效益所诱惑,不为"成绩单不好看"而回头。要坚持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以保持北京市强劲的后续发展势头,将北京市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首善之都、宜居之城。

  实现科学发展需统筹各方因素

  ■阅读提示

  北京市在发展中,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发展成本、财政收入、环境支撑和民生改善。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北京实现科学发展。

  “十二五”的5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在发展中,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北京实现科学发展。

  1.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发展成本

  从全国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走所谓的低成本、低价格路线,以至于把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此种模式无法反映出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和真实社会成本,致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低成本发展模式导致整个社会为此付出了高代价。全国连续5年的环境经济核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持续增长,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破坏压力日益增大。5年间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提高到8947.6亿元,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从2874.4亿元提高到5043.1亿元,增长了75.4%。环境退化成本占GDP的比例为3%左右。可见,高增长与高成本相伴而行。当经济增长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成本超过抵消收益的临界点,所谓的经济增长变得不再经济。

  尽管北京市在科技创新环境、投融资环境、政策保障能力以及服务业发展环境等隐性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发展的显性成本上,如土地使用、劳动力成本、水资源成本等方面,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北京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能再依靠牺牲资源环境能源大上项目、靠高价卖地增收、靠高房价和多卖房增税、靠多卖汽车拉动消费,而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经济增长与发展成本统筹考虑,将经济增长与发展后的代价统筹考虑。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使发展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2.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处于什么状态最为适宜,并没有通行的标准。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逐步提高的,而达到一定比例后则趋于稳定。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30%~40%,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25%左右。

  2010年,北京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53.9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7.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存在10%以上的差距。可见北京市经济发展存在高GDP、低财政收入问题。因此,未来北京需要将GDP与财政收入统筹考虑,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加大力度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完善财政激励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特别是要限制高GDP、高资源成本、高环境污染、低财政收入的项目。

  3.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环境支撑

  资源环境基础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质体现在社会经济活动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北京市在经济和人口的双重冲击下,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严重影响城市发展潜力以及宜居性,是目前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北京市未来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将经济增长与环境支撑能力统筹考虑。发展与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宜的产业,逐步找到摆脱环境、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

  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基础上谋求百姓生活的幸福,让社会财富能够公平、合理地用在全体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上。事实上,快速的经济增长很容易造成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矛盾。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需要寻找到新的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民生工作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运行方式实现民生建设目标,以达到发展目的与手段、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各种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就业、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基础性服务。这样,才能提升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全体人民共享。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阅读提示

  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质取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北京市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了好头,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在转方式调结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对持续、稳定推进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真正的政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具体成果。这些业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真正的政绩,不仅反映领导干部的科学态度和领导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

  北京市应继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市范围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淡化区县一级GDP核算,建立突出区域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通过制定更全面、更科学反映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以及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级政府人员摆脱GDP束缚,走转方式调结构道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在生态涵养区,要逐步树立以生态保护为主的政绩观,统筹城市与郊区互动、互补和协调发展。

  2.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政府应紧扣绿色发展主题,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推动全市实现绿色、科学发展。把城市发展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完善、深化、拓展绿色发展体系。依靠科技、管理、经济等综合手段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符合首都自身特色的绿色北京发展道路。

  加大宣传力度,使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民心,引导广大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活观,以实际行动支持政府改革。

  3.以质取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前半段,北京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在GDP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1%和12.4%,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1%的低水平。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下降8.4%,大气污染物浓度下降,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可以说,实现了有效益、有质量的发展。

  北京市今后应继续敢于先舍后得,将以质取胜、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长远目标。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要注重大多数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环境保护、资源效率、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努力。切实放弃GDP崇拜,将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以实现经济数量与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

    作者:高吉喜 智静 郑好 王燕
  作者单位:报告执笔人高吉喜,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所长。课题组成员智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郑好,北京师范大学;王燕,北京师范大学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