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沈阳花12亿治污 蒲河水质提升至Ⅳ类

沈阳花12亿治污 蒲河水质提升至Ⅳ类
2012年07月16日 11:05 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5月29日,2012中华环保世纪行在沈阳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沈阳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水务集团联合举办。活动以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健全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体制、完善审核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总结污水处理方面的经验。

  近日,沈阳市人大环资委有关部门领导赵同斌、沈阳新闻记者协会秘书长安石带领中国环境报沈阳记者站、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网采访组,到沈阳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全面了解污水处理情况。

  中国环境报记者 水华

  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蒲河生态廊道的决策和部署,沈阳市环境保护部门围绕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染源治理、农村面源环境综合整治及支流河治理,全面组织推进蒲河生态廊道治污工作。

  经过近3年来的努力,沈阳市共投入治污资金12亿元,完成了《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中所确定的治污工作任务,基本实现治污工作目标。蒲河水质已由2010年之前的劣Ⅴ类提升至国家地表水Ⅳ类,上游棋盘山、辉山农高新区段及下游辽中段基本达到Ⅲ类水平。

  整治——

  关停56家严重污染企业,实施43个村屯环境综合整治

  目前,蒲河已成为我国同等规模河流中污水处理厂密度最大、投资强度最高、治污效率最快、治污效果最好的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河流。沈阳市在3年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治污工作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蒲河沿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沈阳市环保局组织相关区、县(市)及管委会开展蒲河沿线17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在2011年10月底前,已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了8座污水处理厂。

  目前,在建的9座污水处理厂中,新民的兴隆堡及胡台、于洪的造化、马三家及沙岭等5座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进行调试,其余的4座污水处理厂将于下半年投入运行,届时蒲河流域污水处理率将达到100%。

  全面实施污染源整治工程,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换代。为彻底解决蒲河污染源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地区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并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对蒲河沿线污染源采取关停、搬迁入园、限期治理等3项措施予以整治。先后分3期,关停了56家严重污染企业,完成了80家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工作,启动了蒲河流域污染最重的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的搬迁工作。目前,蒲河沿线的高端商住、电子信息、动漫及文化创意、农产品深加工等附加值高、生态环保的产业正蓬勃发展,已成为沈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全面解决蒲河沿线村屯的面源污染问题,沈阳市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契机,对沿线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43个村屯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以村屯改造、新市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了新民市后大河泡村、马家套村、于洪区的郭大桥村等6个村屯、蒲河新城的黄泥河子村等26个村屯的整体搬迁改造,集中建设农民新村。投入6200万元,建成了50余个农村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修砌排水边沟10余公里,使直排蒲河的农村面源污水得到处理。建成5个乡镇垃圾转运站,初步建立了“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蒲河沿线村屯的垃圾处理体系。完成了18家规模化以上的畜禽养殖企业的限期治理工作,实现畜禽粪便和污水的零排放。

  为全面彻底消除蒲河水质污染问题,改善蒲河水质,沈阳市环保局组织相关区、县(市)及管委会对黄泥河、南小河、九龙河及小浑河等4条蒲河主要支流河进行了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其中,于洪区开展了小浑河于洪段的清淤及河道整治工作,启动了五金园、机床城、沙岭商业街排水管网建设,将沙岭、于洪等地区污水汇入沙岭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再直排小浑河;沈北新区不断完善光辉湿地污水处理设施,通过采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强化污染源监管等综合措施,提升了九龙河水质。蒲河新城通过实施污水管网截留工程,不断完善污水管网等措施,确保污水不直排。大东区、蒲河新城实施了各自辖区内的南小河河道清淤疏浚,完善了雨污分流的污水管线工程,将直排污水截流进污水处理厂。

  转变——

  区域内项目建设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蒲河沿线的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建设初见成效,打造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惠及民生的生态之河、魅力之河、实力之河、文化之河、绿色之河、民生之河。

  通过近3年努力,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全线实现了连续水面、连通道路和连片绿化带,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同时,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南有浑河、北有蒲河”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通过治理,流域内生态景观廊道得以修复,蒲河成为集防洪、旅游休闲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景观带。蒲河绿化水平不断扩大,形成了两岸优美的绿化景观。蒲河流域水质全面达到Ⅳ类水体标准。

  蒲河沿线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区域内项目建设也开始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一大批效益好、污染少的项目加速向蒲河两岸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竞相涌入,沿河形成了以生态居住、商贸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通过积极挖掘历史、人文资源,采用各种包装途径,弘扬蒲河特色文化,蒲河流域正逐步成为沈阳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为充分展现蒲河的自然生态景观,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硬质护岸方式,采取更加自然亲水的大缓坡种草的生态护岸方式,由岸至水多层次、大绿量栽植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水生植物,既达到了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又节约了工程建设资金。通过实施流域内绿化工程,人工造林2.5万亩,植树838万株。完成了以自然与生态为核心,绿化长度达71.6公里,绿化面积4.77万亩的景观生态廊道,实现了依山造势、依水造情、依城造景、依田造境、依野造趣。整体景观以水的形态多样化与绿色植物(蒲草)特色化为线索,将整个流域各种景观风貌串联一起,形成滨湖段、城市段、近郊段、田园段4种护岸形式。

  蒲河流域途经棋盘山、沈北、于洪、大东、新民、辽中6个区县的16个街道、乡镇和60个村屯,受益人口达60万人。通过蒲河沿线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整体改造工程、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村屯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整个流域村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探索——

  17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费用列入所在区、县(市)财政计划

  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是沈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年来,辽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主抓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多次听取蒲河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并4次沿蒲河全线考察调研,提出了蒲河生态廊道建设要按照“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市长陈海波及副市长王翔坤等市领导高度重视,对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工作亲自调度,实地考察,快速推进了蒲河生态廊道的建设速度。沈阳市环保局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认真组织、协调推进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也高度重视,攻坚克难,全力组织实施辖区内各项治污工作任务。

  为确保蒲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高标准,将蒲河打造成沈阳北部的一条明珠河,按照《沈阳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沈阳市环保局组织市有关部门高水平地编制完成了《沈阳市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并由市政府批准全面实施。

  建设17座污水处理厂,快速推进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蒲河治污工作的基础。对重点污染源实施了关停、搬迁和限期治理等综合措施,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坚持蒲河干流与蒲河5条支流河之间、城乡之间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原则,做到了干流与支流、城与乡之间同步整治,共同推进。

  以责任明确、定期调度、强化惩处、限时完成为原则,全面落实蒲河治理工作任务属地责任制。确定的责任目标为:到2011年10月前,蒲河流域干流沿线各区、县(市)出入境考核断面水质均要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其中棋盘山水库和珍珠湖出水水质要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到2012年10月前,南小河、黄泥河、九龙河、小浑河等支流河的各区、县出入境考核断面水质要全面达到Ⅳ类水体标准,为蒲河全流域水质改善提供保证。

  对各区、县(市)干流、支流辖区段水污染治理工作实行“河长制”,实施断面生态补偿制度。各相关区、县(市)行政“一把手”为“河长”和第一责任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行政责任。同时,坚持实行蒲河干流、支流出入境水质考核制度,对未能达标的区、县(市)实行断面生态补偿制度,即治理资金全额上缴,由市组织实施。

  实行治污工程区域包干负责制和项目负责人实名制。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各项治污工作任务,确保按期完成。重点工程全部实行项目负责人实名制,各项目及实名制负责人要在本市主要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于未能按期完成任务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为持续改善蒲河水质,确保蒲河生态廊道建设成果,为辽河流域率先从“三河三湖重污染”中退出作出示范。

  下一步将蒲河沿岸已运行和即将运行的17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费用列入所在区、县(市)及管委会财政计划,并要求足额及时拨付到位,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工作,使汇水内的污水全部截流送入污水处理厂,确保蒲河流域的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加快蒲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确保8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为蒲河水质的控制和改善提供可靠、及时的技术支持。

  协调各有关区、县(市)政府及管委会在现有治污工作的基础上,加快蒲河生态廊道管理机构的构建,整合管理手段,齐力配合,协同作战,为更系统地管理蒲河生态廊道治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