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没有安全的环境 如何守住我们的饭碗?

没有安全的环境 如何守住我们的饭碗?
2012年03月05日 10:52 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霍桃

  “民以食为天”的老话道尽了古往今来“人”与“吃”之间的关系,而如今农药在蔬果中残留、重金属富集于五谷杂粮、转基因食品威胁生物多样性,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社会的我们为何“食不下咽”?通过上万年进化而高居食物链顶端的人们,如今为什么面临“寝食不安”?

  人体能承受多少“威胁”?

  ■根据重金属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且难于排泄的特点,食用低于国家标准的含镉大米并不等同于安全。

  ■应对镉污染的有效手段,依然是以预防为主,有效控制了镉污染源,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保护环境的底线往往是基于生命健康遭到了威胁。

  被称为“龙年环保第一战”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镉中毒”再次刺激到公众关于环境安全和健康的敏感神经。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镉中毒”这个名词已然并不陌生。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身体的危害包括损伤骨骼和结缔组织,造成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及肾脏的损伤甚至致畸、致癌等等。近年来,将这个化学元素和大米联系起来的新闻不断引发关注和恐慌。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和2008年先后在全国进行了两次调查,实验结果证实部分大米镉含量超过国家限值。

  众所周知,慢性镉中毒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1955年首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共造成200多人死亡。而其发病缘由正是由于神通川上游某铅锌矿的含镉选矿废水和尾矿渣污染了河水,使其下游用河水灌溉的稻田土壤受到污染,产生了“镉米”,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和饮用含镉的水而最终致病。

  目前,我国还没有详细的关于慢性镉中毒病例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摄入镉的总量制定了明确的安全标准,即每周每公斤体重不超过7微克,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这是一个总量上限的概念,应当涵盖所有食物、饮水及其他摄入来源。

  我国食品中镉限量卫生标准规定:大米镉含量≤0.2毫克/公斤、面粉镉含量≤0.1毫克/公斤、肉鱼镉含量≤0.1毫克/公斤、蛋类镉含量≤0.05毫克/公斤。因此,即便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米可能存在镉污染,但对于正常人来说,吃这样的镉超标大米,也是可以耐受的,这是否意味着“镉中毒”距离我们依然遥远呢?

  根据重金属在生物体内长期富集且难于排泄的特点,食用低于国家标准的含镉大米并不等同于安全。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则一天的镉摄入量高达75微克,已然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底线”。

  此外,有数据表明水产品和动物肾脏的镉超标比例要比大米高得多,有这两种食物偏好的人将存在更大风险。而吸烟亦是摄入镉的主要渠道之一,每抽掉一包香烟至少会导致约2微克的镉吸收进入人体。当然还有饮用水和蔬菜也可能含有镉。

  因此,联合国国际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把镉列为重点研究的环境污染物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则将其作为优先研究的食物污染物源。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达30000吨左右,其中82%~94%都会进入到土壤中,土壤一旦被污染则很难修复。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可供使用,而进入到人体的镉生物学半衰期长达10年~30年。所以,应对镉污染的有效手段,依然是预防为主,有效控制了镉污染源,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保护环境的底线往往是基于生命健康遭到了威胁。

  转基因食品有多大风险?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媒体质疑的背后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巨大担忧,国内、国际上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矛盾目前主要集中在,由于转基因技术打破天然物种隔离,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是否会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对当代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它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从1983年转基因烟草的问世,到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商业化种植,基因工程为多个领域尤其是农业带来了深刻的技术革命。转基因生物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例如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作物新品种,使其在形状、营养、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早已“登堂入室”,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屡见不鲜。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进行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允许包括棉花、矮牵牛、番茄、柿子椒、杨树和木瓜在内的6种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种植。

  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

  可以说,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虽然伴随着旷日持久的争论和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媒体质疑的背后是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巨大担忧,国内、国际上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矛盾目前主要集中在,由于转基因技术打破天然物种隔离,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是否会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对当代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它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以Bt转基因水稻为例,Bt转基因作物就是将Bt基因插入到作物的基因组中,使作物能够产生出一种本来存在于某种细菌中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能够杀死某些害虫,使得水稻产量大幅增加,并且在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杀虫剂的使用量。这个解释并不能使公众满意,反而让许多人忧心忡忡,最常见的疑问是:“虫子吃了会死,难道对人不会有害么?”转基因水稻究竟是虫子的噩梦还是人类的灾难?

  与传统水稻相比,Bt基因的作用就是产生一种蛋白质,而这种蛋白质之所以能够杀死害虫,是因为昆虫吃下去之后,能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所以,Bt蛋白是否“有毒”,不是由自身决定,还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所以Bt蛋白在人体内不会产生“毒性”。

  实际上,用细菌生产出Bt蛋白作为农药喷洒到农作物上的做法,已经用了几十年,而且是作为一种“无公害”的“绿色农药”来使用的。转基因不过是让这种“绿色农药”的生产直接在植物体内进行而已。

  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就是减少农药使用、增加产量、解决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从生态环境方面来讲,由于转基因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发生转基因漂移,即通过花粉和种子转移到相邻的同类型非转基因品种中,从而造成大范围的基因污染。基因漂移会污染普通非转基因作物和传统野生资源,威胁生物多样性。

  针对此说法,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表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在稻田中的自然传播难以超过1米的距离,转基因水稻的基因不可能飘移到野生水稻。

  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转基因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毕竟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进行基因改造时有可能导致何种突变。只有通过规范管理、科学评价、严格检测和深入研究,才能尽量预测、消除和防范各种风险。因此,理性的态度和正确的作法是,对于经过严格试验和长期实践证明为安全的转基因作物才能及时推广应用。

  食疗“防辐射”究竟靠谱吗?

  ■无论能否抗辐射,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原本就是人体必须的常规营养成分,“可能有作用”的科学证明只是强调了“吃太多也并不一定有额外好处”的事实。

  在突发环境事件、公共安全事故暴发的同时,万能的“保健品”或者“膳食补充剂”总会跳出来“大显身手”,纷纷具有了“防辐射”的功能。然而,这些所谓的灵丹妙药究竟效用几何?“防辐射食品”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辐射,特别是非常时期令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有没有防治效果呢?

  大多数人对“防辐射食品”的了解往往来源于道听途说,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了解了碘化钾是如何起作用的,自然就清楚了为何补碘不能“防核辐射”。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简称为CDC)的相关资料显示,碘化钾在保护人们免受放射性碘131的伤害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仅仅只能对甲状腺起到保护作用,对身体的其他部位则是完全的无能为力。

  碘化钾不能使人体免受其他放射性物质的伤害,例如铯137。它也不能阻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伤害其他器官。同时,它的保护作用建立在碘饱和的情况下,按照目前碘盐中每公斤含碘量为20~50毫克计算,则必须在24小时内摄入数公斤食盐才能达到有效剂量,这显然不靠谱。

  摄入大量碘对人体是有害的,短期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过敏、出疹、唾液腺的炎症,长期可能诱发和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因此,对于是不是要服用碘片、服用的量是多少、服用多长时间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应在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公共健康部门的指导进行,没有受到放射性碘131污染威胁的人绝不可抱着“有备无患”的心理贸然服用碘片。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辐射离我们有多远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概括为“无处不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脑等)、办公设备(包括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家居环境(包括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自然环境(包括天空、大地整个宇宙)都存在着放射性。

  需要注意的是,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是两个概念,任何带电体都有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引起人体的不同病变和危害,这部分超过标准的电磁场强度的辐射叫电磁辐射污染。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有科学言论支持的“防辐射食品”主要有矿物质、抗氧化剂、绿色蔬菜、发酵食品、膳食纤维、海生植物、必需脂肪酸等。这些食物本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健康食品”,无论能否防辐射,都应当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有许多食物成分,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甚至多糖等,已经被一些初步的动物性实验证明对紫外线、X光等“可能有作用”,只是这些作用还没有得到临床医学上的充分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能否抗辐射,这些营养成分原本就是人体必须的常规营养成分,“可能有作用”的科学证明只是强调了“吃太多也并不一定有额外好处”的事实。

  守住我们的饭碗

  ◆霍桃

  没有安全的环境,就不会有安全的食品。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认识,恐怕很难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解决根本问题。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食品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当添加剂、地沟油等层出不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人们的感官神经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食品安全领域。到底有哪些食品是健康和安全的?人们在焦虑的同时,摸不到安全底线,纵然觉得食不下咽。

  然而,在大声疾呼控制添加剂、打击地沟油的同时,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危害食品安全的,远远不止这些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杂质”甚至垃圾。一些食品在遭受此类荼毒之前,就已经患上了先天性疾病,而疾病的来源,则是被污染的环境。

  据统计,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超过2000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有1000万吨以上。从某个角度说,这才是为食品安全忧心如焚的人们更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环境污染从直观上看,是破坏了水和土地,而实际上最终是污染了人们自己的饭和菜。更要命的是,一些污染物并非直接对人体产生致命性伤害,而是逐渐在人体内积累、富集,直到突破临界点,危害才显现甚至暴发出来,到了那时候,什么都为时已晚。

  应该说,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个别无良商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土壤遭受的污染。对前一种行为,固然需要采取严厉措施及时制止,但对后一种现象,更需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添加剂、地沟油之类,如同急性感染,能在当下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猛药之下,当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危害扼杀,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威胁却如同慢性中毒,容易被人们忽视,治愈也更费周折。

  关注食品安全,如果仅仅把注意力放在生产线上的事情,而忽略了土地中的隐患,纵不说是舍本逐末,至少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健康和安全,是支撑“食”这片天的两根最基本的柱子,要撑得牢靠,首先需要脚下的土地坚固。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