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环境规划示范城市案例应征城市:鹤壁市

环境规划示范城市案例应征城市:鹤壁市
2011年06月01日 14:36 新浪网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的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辖两县、三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56.9万。

  鹤壁因煤兴市,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功走出一条低碳生态、产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成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适于人类居住的新型工业城市。在2011年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排名中,名列第七。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绿化)”、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10年鹤壁市确立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在中原崛起战略中,立足鹤壁工业结构和环境现状,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截止2010年底,全市COD排放量为2.0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02万吨;全市河流出境断面综合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达标率90.4%。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和完善循环型工业、农业和城市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2002年就全方位开始了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的探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支持、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优惠配套政策,扶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的发展。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科技“三项费用”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建材、金属镁和畜产品加工的五大产业循环链,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示范路,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6项循环经济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二、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淇河是中国华北地区唯一一条穿越城市而未被污染的河流,鹤壁市以淇河生态建设为主抓手,带动整个城市生态建设。在淇河生态建设中,坚持“保护第一、恢复生态,合理利用、促进发展,适度开发、造福群众”的方针,正在按照打造3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目标积极推进,沿淇河新区段两岸规划建设包括淇河森林公园、淇河湿地公园、淇水诗苑、淇水乐园、淇河植物园在内的“一河五园”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生态宜居理念始终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同时充分利用现状水系,在疏浚、改造、优化的基础上沟通、整合,形成“四纵、五横、多湖”的城市水网格局,突显自然、生态、亲水的城市特色。城市绿化坚持主次干道交叉口均规划一处街头绿地,确保居民300米见绿。目前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

  三、推进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坚持宜林则林,以新老区连接带、淇河绿化带、太行山绿化、南水北调生态带、浚县生态片林、新老区城市绿化为重点,建设绿色美好家园。加大浅山丘陵和岗坡地带退耕还林力度,实施森林围村、矿区生态恢复、农用防护林网、河流库区绿化、公里干线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8﹪。

  四、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狠抓节能降耗,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治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家庭。对排污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墙改基金进行核算,拿出资金用于支持符合专项资金用途的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并给予税收、收费优惠政策。从2006年开始,在全河南省最先实行了市县两级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新建建筑100%执行了建筑节能新标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大面积推广。被评为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五、严格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工业污染物的防治力度和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供应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投入增长、生态补偿等机制。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34个。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鹤壁市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十二五”期间,鹤壁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