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环境规划示范城市案例应征城市:聊城市

环境规划示范城市案例应征城市:聊城市
2011年04月19日 14:23 新浪网

  一、聊城市基本情况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山东的西大门。现辖8个县(市、区)及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95万。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著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境内蜿蜒百里;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穿城而过;市区内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聊城是一座近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仅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就有400多处。光岳楼、山陕会馆、曹植墓、景阳岗遗址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等描述的故事都发生在聊城。聊城历史上名人辈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清代开国状元、康熙之师傅以渐,著名学者傅斯年,国画大师李苦禅,干部楷模孔繁森,国学大师季羡林等都是不同时期聊城人的杰出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形成了以电力和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装备、造纸、医药、食品、化工、纺织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但特殊的产业结构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聊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聊城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聊城综合竞争力。通过“创模”工作,聊城市初步破解了区域环境瓶颈问题,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共生兼得、和谐共赢。2010年10月,聊城顺利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成为环境保护部成立后实行更为严格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以来,全国通过验收的第一个城市。

  二、聊城市环保工作情况

  (一)统筹协调,同步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由于历史原因,聊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依赖型行业多。为此,聊城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努力促进二者协调推进、互动发展。聊城市委、市政府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强市”就是经济实力要强,“名城”就是文化影响力要大,“生态型”就是生态环境要美,“新跨越”是指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发展质量的跨越。根据这一总体要求,聊城市提出了坚持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三农稳市、城建靓市的“四市”方针和抓好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改革创新、富民优先、和谐稳定、党的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市的战略任务,并于2008年10月召开了建设生态文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的要求。按照这一目标思路,全市上下深入转变工作思路,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几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保持在14%以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同时,全市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水鸟多了,鱼类多了,老百姓记忆中的美好景象又回到现实中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城市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二)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提出“创模”的目标,就是播下了绿色的种子。创建的过程,就是培育绿色的未来。聊城市在启动“创模”工作以来,始终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市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工作抓手,努力促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1、坚持转变观念,强化环保意识。为促使各级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远方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科学发展理念,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不是从祖先那儿继承来的,不能任意进行处置,而是从子孙后代手中借过来使用的,必须完好无损地还给子孙后代,而且还要附加高额“利息”,也就是发展成果。各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专题专栏,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全市广泛开展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在城市和乡村,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标语(口号)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创模,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广大企业生产经营者也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和污染治理,泉林纸业、祥光铜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废水、废气、废渣在企业内部实现循环利用。其中,泉林集团利用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木质素生产绿色有机肥,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灌,并以秸秆为原料生产不含增白剂的本色纸,该纸成为2010年我省高考试卷用纸,并为上海世博会所采用,通过治污解决了行业发展瓶颈,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生态纸业之路。祥光铜业荣获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最高奖—“国家十大环境友好工程”。祥光生态工业园区成为鲁西第一个获准建设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2、坚持强化领导,建立责任体系。近年来,聊城先后召开了6次大规模工作会议和40多次工作调度会,对“创模”工作进行专题安排和部署。专门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市委、市政府还将“创模”工作纳入了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市人大、市政协每年组织开展“环保世纪行”等活动,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创模”工作扎实开展。在创建工作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扎实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在全市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责任体系。

  3、坚持多管齐下,狠抓环境整治。一是狠抓源头治理。聊城全面取缔了“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关停了全部5万吨以下草浆生产线和5千吨以下酒精生产线,淘汰了8台(套)污染较重的火电机组,关停、关闭了20多家治污设施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二是切实加强重点监控。对全市75台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建成了脱硫设施,重点排污企业实施了污水深度处理工程,确保全市50户重点用能企业、130户重点排污企业实现了达标生产。“十一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19.49%和12.67%,完成“十一五”任务的108.3%和133.4%,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三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针对聊城产业结构偏重的实际,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市重点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标准。例如泉林集团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使吨纸耗水量由原来的50立方米降到18立方米以下。四是大力改善城市生态宜居功能。全市相继建成了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管网近100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拆除了城区分散的生活供热锅炉,实施集中供热。加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了专门管理办法。高标准建设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工程,城市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坚持开展城市绿化,全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1.76%,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五是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对市区内的主要河流——徒骇河实施了河道开挖和沿河绿化工程,初步建成了面积1000多亩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市规划建设了东昌湖等13个人工湿地,并建设了跨界断面自动监测站,对境内主要河流、湖泊全面开展了生态修复能力改造和提升,大力实施“退渔还水”和“退房还岸”,有效改善了水质与生态环境。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中,有3个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县(区),4个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县(市)。在2008年和2009年的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聊城市连续两年名列山东省地级市组第一名(不含已命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9年,聊城市代表山东省迎接了国家首次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核查,取得了全流域第一名的好成绩。

  4、坚持加大投入,抓好重点项目。开展“创模”工作以来,全市环保投资累计达到246亿元。全市29家燃煤电厂投资近18亿元配套建设了脱硫设施,脱硫装机容量占装机总容量的98.12%。投资10亿多元建设了1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处理能力较“十五”末增长了三倍还多,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5年49.86%提高到2010年的90%以上。仅“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污染物减排工程309个,其中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200个,二氧化硫减排工程109个。

  5、坚持探索创新,完善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模是我们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我们绝不能为创模而创模,要把通过创模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实施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改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城市(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管理办法》、《燃煤电厂脱硫工程保障金管理办法》和《绿色信贷指导意见》。市政府每年不定期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治理情况进行暗访。各级环保部门建成了市、县两级监控中心,在重点企业和河流断面建设了自动监测设施,同时在重点废水排放企业建设了生物指示池。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应急机构,制定了《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举行演练。同时,对突出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对环境违法案例实行定期通报、挂牌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环境违法案件的发生。对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实施约谈,促进了突出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深化成果,继续提升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水平。通过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市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也标志着聊城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所谓新起点,就是不断查找问题,查找差距,不断减少工作盲点,就是不断完善环保管理和工作机制,不断满足公众新需要、新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要求和标准,不断扩大公众参与面。通过创建活动,不断创造安全、清洁、环保的人居环境和集约、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三、聊城市“十二五”规划情况

  “十二五”是聊城扩总量、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也是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工作,成立了聊城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工作小组,按照“目标、策略、项目”三位一体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

  1、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环保厅的工作部署,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市建设和持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加强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五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努力巩固扩大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而不懈奋斗。

  2、重点任务。一是总量减排。以控新增、调结构、减存量为关键,拓宽工程减排领域,强化管理减排措施,实现总量减排与转方式调结构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双挂钩;二是流域污染防治。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促进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确保南水北调输水水质安全,努力使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三是大气污染防治。把握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三个关键,突出工业废气及异味治理、扬尘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排放控制三个重点,理顺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新突破;四是土壤污染防治。遵循“以人为本,摸清底数,典型示范,务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五是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建设,务实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县级为单元,围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及养殖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五大重点,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六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以危险废物为重点,规范固体废物管理,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七是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以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及第一类污染物防治为重点,完善市、县全过程防控体系,抓好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八是环境科技与环保产业。组织专家,针对环境瓶颈问题进行解析与攻关,发展壮大聊城环保产业;九是能力和队伍建设。以监察、监测、应急和环评为重点,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创建活动,提升全市环保系统的软硬件实力。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