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环境约束下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如何控制?

环境约束下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如何控制?
2010年12月20日 13:55 中国环境报

  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势在必行。我国必须实施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节约高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原则,努力构建能源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物排放少、生态环境影响小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十二五”期间应严格执行国家能源专项规划,在全国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从偏重保障供给为主,向科学调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转变,煤炭供需思路由“以需定供”转变为以科学产能合理规划需求量。

  和谁对话?

  王金南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博导,担任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总体组专家和主题组组长,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主席,国家环境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20多个学术机构理事;《中国环境政策》等7个国内外杂志的主编和编委;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以及国家和部级科技奖共17项。

  为什么对话?

  目前高煤价已导致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困难,迫使部分煤炭用户从国外市场进口煤炭,巨额的进口带动了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而中国的煤价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此前,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煤炭会议上也要求煤炭行业加强行业自律,稳定市场价格。煤炭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我们想知道,煤炭消费量的增长可能带来哪些环境影响?对于煤炭引发的环境污染,应该怎么进行控制?

  对话人  王金南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 记者 刘蔚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煤炭生产与消费带来的环境影响

  关键思路  煤炭消费的高增长带来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大量排放,煤炭消费不均衡导致区域性环境问题凸显,煤炭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记者: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上涨至790元/吨。据称,这已是连续第八周上扬,整体涨幅超过了10%。煤炭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那么,煤炭生产与消费量的增长可能带来哪些环境影响?

  王金南:首先,煤炭消费的高增长带来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我国SO2排放量的90%、NOx排放量的67%、烟尘排放量的70%、人为源大气汞排放量的40%,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燃煤。由于煤炭消费量比例过高,我国SO2、NOx和大气汞排放量高居全球首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低于美国。大量的煤炭消费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2009年,全国有612个大陆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未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仍然有107个,超标比例达到17.5%,其中劣三级城市有8个,占1.3%。

  其次,煤炭消费的不均衡导致区域性环境问题凸显。我国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煤炭消费量和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均远高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空气污染问题也最为严重。东部地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1.1%,但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9.5%,单位面积的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8倍,单位面积的SO2、NOx排放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和3.7倍。而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NOx排放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污染与燃煤污染相结合,导致东部地区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特征,表现为大气氧化性增强,光化学污染威胁增大,大气能见度下降,灰霾天数不断增加。

  最后,煤炭的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无节制、粗放型的能源开采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耗费与生态破坏问题。表现为地下水系结构破坏、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矸石堆占土地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损失。据估算,2005年我国吨煤开采造成的综合经济损失为43.5元,吨煤消费造成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损失分别为82.1元和60元,合计吨煤生产和使用的综合经济损失为185.6元,占2005年商品煤平均价格(270元/吨煤)的68.7%。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原因

  关键思路  煤炭消费量增速过快将加大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不从严控制区域煤炭消费增长幅度,就无法控制污染物新增量,进而导致区域主要污染物持续削减的目标难以为继

  记者:过去的污染减排主要是关注末端污染治理。对于“十二五”的大气污染减排,污染物排放新增量面临什么样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于东中西地区有何不同?

  王金南:GDP增长是各级政府最大的驱动力,长期以来由于GDP增速过大,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无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超额完成、能源消费目标却被突破。2002年~2009年间,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两亿吨,到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已经突破30亿吨,远超过“十一五”能源规划25亿吨的发展目标。从目前各省上报的规划方案来看,“十二五”高耗能产业增长势头仍然不减。“十二五”各省规划GDP平均增速为12%,全国煤炭消费量增长18亿吨,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增长4亿千瓦,电(热)煤增长10亿吨。由于煤炭消费增长带来的SO2和NOx排放新增量分别高达550万吨和460万吨,如果不控制煤炭消费量,就很难实现主要污染物继续削减的目标,进而导致我国区域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面临恶化的风险。

  具体到不同区域,目前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的煤炭消费达到1116.8t/km2、SO2排放达到7.39t/km2、NOx排放达到8.33t/km2,均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这当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煤炭消费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巨大的问题更加突出,三大区域所在的7个省(直辖市)单位面积煤炭平均消费量高达1396t/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7倍;单位面积SO2平均排放量达到7.84t/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单位面积NOx排放达到9.19t/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当地的环境容量。而从企业排放达标率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现有的环保技术已较为先进,污染治理水平提高的潜力也较小,削减空间非常有限。因此,要解决目前东部地区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在深挖减排潜力的同时,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争取实现煤炭消费零增长甚至是逐步递减。

  对于中部地区,其单位面积煤炭消费达到278.73t/km2、SO2排放达到3.59t/km2、NOx排放达到4.05t/km2,低于东部水平,高于西南与西北的水平。从区域整体来看,尚有一些环境容量,但分布不太均匀。如山西、河南、湖南、河北、安徽等省都有SO2污染较重的城市。区域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需要建立在现有污染排放的削减和实施最佳可行技术的基础上,如在区域污染较重城市中布局煤炭消费项目需特别慎重。

  对于西南和西北地区,其单位面积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48.94t/km2和32.42t/km2,SO2排放量分别为3.24t/km2和0.89t/km2、NOx排放量分别为1.75t/km2和0.82t/km2,均远低于东、中部地区,环境容量较大,但也分布不均。尤其是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重庆、广西酸雨严重,煤炭含硫量高,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此外,贵州、内蒙古、云南、重庆、新疆、广西、甘肃、陕西都有SO2污染较重的城市分布。因此,西部地区的煤炭消费要综合考虑这些环境因素,在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推动企业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提高达标排放率的前提下,实现适度增长。

  综上所述,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势在必行。设立能源消费天花板政策、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不仅是解决中国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记者:哪些因素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形成实质性制约?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对大气污染物SO2进行了总量控制,并将在“十二五”期间将NOx纳入总量控制范围之中,您认为对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是否可以有效约束煤炭的消费总量?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