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可可西里的申遗路径有多艰难?

可可西里的申遗路径有多艰难?
2010年11月25日 09:43 新浪网

  (作者:闫文亮)可可西里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既遥远又亲切。遥远是因为物理意义上的距离,亲切则出自这个名字的高曝光率。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可可西里之美可谓美不胜收。但这样的美景同样难以逃脱来自人类的威胁——从武装盗猎藏羚羊到大规模盗采砂金,均给可可西里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申报世界遗产,使这片净土置于世界视野的监督之下,能否使其生态保护和管理步入一个新阶段?这正是环保工作者和保护区管理局现在的努力方向。

  可可西里保护区,不只保护藏羚羊。

  可可西里因保护藏羚羊闻名,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使得这项事业染上了更多悲壮的色彩,也使得可可西里几乎成为环保人士心中的圣地。然而,与其说藏羚羊是可可西里的保护重点,倒不如说它是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的象征。可可西里保护的范围,从野生动物到生物多样性,从植物到矿物质,可谓种类繁多。

  可可西里在蒙语里,是“美丽的少女”的意思;在藏语里,则被称为“昆仑雪山之地”。因为湖泊众多,可可西里又被称为“千湖之地”。据可可西里保护局局长才旦周介绍,可可西里保护区内,2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 个,1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07 个,而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达到7000 多个。此外,保护区内的冰川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冰储量为800多亿立方米。

  基本属于无人区的可可西里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对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物种产生、地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内动物种类丰富,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0 多种;区内还有金、银、铜、铅、锡、铁、煤、玉等多种矿产资源。具体而言,可可西里的保护内容分为七大类:完整脆弱的高寒荒漠、高原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被、区内水生生物、地质矿产以及古生物。

  凡是人类足迹所至的地方,野生动物以及自然生态莫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仍以藏羚羊为例,根据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部主任解焱的研究,近一百年来,藏羚羊的生境面积缩小了至少60%。才旦周告诉记者,青海有个合作县,“合作”在藏语里就是藏羚羊的意思,但那里现在已经没有藏羚羊。除了三江源、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之外,其他地区的藏羚羊已经都没有了。

  据才旦周介绍,为了防范盗猎,保护区管委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在新疆和西藏的交界处,管委会设立了保护卡,对来往行人进行检查。同时,还在卓乃湖里设立了保护站,对藏羚羊的繁殖地进行严密的保护。近几年来,没有再发生过武装团伙的盗猎案件。

  但盗猎并非对藏羚羊生存的惟一威胁。才旦周发现,和单纯的盗猎行为相为,对栖息地的破坏,其后果显然更为严重,因为栖息地的丧失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形成更加严峻的威胁。而非法盗采金砂,正是对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最大的破坏行为之一。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可可西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足够投入,可可西里的保护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民间的力量。再后来,来自官方的投入有所增加,民间也仍然保持了较大投入。但在藏羚羊保护获得初步成功后,民间的热情有所下降,原来积极参与的一些企业也逐渐淡出。但来自青海的环保人士哈希·扎西多杰认为,保护区现在面临的形势仍然很严峻,而不是像一些环保人士所认为的“完成了使命”。扎西多杰表示,可可西里的金矿、可燃冰等资源,对外界来说都是很大的诱惑,也对可可西里未来的保护工作提出很大挑战。

  才旦周一再强调,申遗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有人说,这是通过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来促进政府的保护。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会让世界认识到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世界的投入、国内的投入、地方的投入,都会很大。尤其是本国的重视度会高很多。国际公约帮助的角度是通过评估、监督、技术支持,来提高当地的保护能力。其实这方面的价值也是很大的。”

  扎西多杰则从“保持政策连贯性”的角度来看待此次申遗。他表示,保护区不能换一个局长就换一次政策。如果申遗成功,自然会有长期的和可持续的保护政策,而不至于出现“这一任局长认为很重要、下一个局长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尴尬。

  曾参加过大熊猫栖息地、南方喀斯特地貌等申遗工作的解焱则认为,申请遗产成功,必然会使当地知名度大幅提升。而与此同时,对当地的管理水平也会有极大的提升。她表示,整个申遗的过程,其实也是当地机构考虑怎么保护、做好规则的开端。

  解焱称,可可西里可能是中国受人类受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也是全世界受人类影响最小的区域之一,分布有非常多的特殊物种。如果申遗成功,在世遗所在区域会划分出核心区和缓冲区,管理将非常严格。像云南已经申遗成功的三江并流,世遗委员会每两年都会派专家进行核查,对不够规范的地方进行改善。“如果你在里面修个大坝,开个金矿,肯定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发现。”解焱表示。

  可可西里申遗有几分把握?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部分,也有一部分世遗项目具备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称为“双遗产”或“混合遗产”。

  世遗由联合国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定,依据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世遗评定标准来看,申报的项目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解焱表示,可可西里在很多方面都符合以上标准,申遗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关于可可西里申遗的概念,也有多种不同选择。才旦周表示,可以用三江源或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解焱则建议,对藏羚羊的完整迁徙路线进行申遗。如果以藏羚羊迁徙路线申遗,则申遗区域并不只是当前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是包括青海、新疆、西藏各一部分在内的大片区域。这是因为,在世遗评估时往往很注重完整性,如果只以一部分区域申遗,则不能实现对某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有可能在评估中遇到阻力。

  一般来说,申报世遗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按照世遗委员会此前的规定,成员国每年只允许申报一项。从2004年之后,改为每年可申报两项,但其中必须有一项为自然遗产。目前,每年我国目前共拥有40项世界遗产,为世界第三,但其中大多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还不到10个。泰山、黄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武夷山、五台山等虽然被评定为“双遗产”,但主要也侧重于文化方面。此外,我国的世遗多分布于南方,在青藏高原腹地还没有评定。解焱表示,自己对这个区域申遗很有信心,“世界遗产公约可能也会很高兴地看到有这方面的申报。”

  如果一切顺利,可可西里申遗最早可能在2013年实现。但正如与会专家所说,申遗工作只要开始,就意味着可可西里的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因为,在申遗的准备工作中,申报者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按照国际惯例来编写、组织材料,思考当前的形势、面临的威胁、问题和挑战,以及要设计出良好的管理计划和措施。“我觉得整个申遗的过程,就是当地和省的机构考虑怎么保护、做好规则的开端;是一个学习、思考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受教育和能力建设过程。”解焱表示。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