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APP:低碳时代的纸业“碳”路者

APP:低碳时代的纸业“碳”路者
2010年11月24日 10:54 新浪公益

  【编者按】一些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也已开始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积极寻求可循环经济发展和减排节能的有效途径,尝试破解一直困扰造纸业的提高产能和降低污染的环保悖论,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金光集团APP(中国)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2010年,“低碳”俨然已成为时下最热门最时尚的流行词汇。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造纸业无疑要对产业模式进行变革升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提升产能和效益的同时增强竞争力,从而完成从传统造纸业向现代绿色产业的转变。一些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也已开始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积极寻求可循环经济发展和减排节能的有效途径,尝试破解一直困扰造纸业的提高产能和降低污染的环保悖论,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金光集团APP(中国)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碳足迹评估”:升级纸业环保新坐标

  金光集团APP(中国)旗下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在中国推行的碳先锋试点项目,成为首家遵循国际领先的PAS2050标准完成产品碳足迹测算的中国企业,这是金东纸业继2008年参与APP(中国)集团“碳足迹”评估后,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又一里程碑。实际上,APP(中国)在所谓的“低碳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在国内制浆造纸业演绎了“低碳先峰”的角色。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2009年3月26日,当金光集团APP宣布在纸业首个完成“碳足迹”评估时,“低碳”在中国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传遍街头巷尾、妇孺皆知,对于不少国内企业而言,“碳足迹”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在一次美国出差时,APP中国区的一名高管正赶上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美国人的热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碳减排”已因为公众的关注而成为企业的紧迫任务。回国之后,他立即着手聘请国际碳资产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下称Camco),就APP(中国)进行“碳足迹”评估。

  从2008年7月开始,Camco评估机构对APP(中国)旗下的6家制浆造纸厂和两家林业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和全面评估,范围覆盖整个“林浆纸”产业链,并涉及原材料、能源需求、制造过程、车辆油耗、废物处理与员工生活等所有运营环节,完成评估的公司产能占APP(中国)全部产能的80%以上。

  碳足迹评估是企业应对低碳时代多个步骤中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单位产品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才能在企业中建立减排标杆,并为接下来设计减排项目提供依据。企业进行碳减排,除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上的回报以外,减少成本是第二个层面,增加收入是第三个层面。企业增收方面主要是来自于CDM(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通过该机制购买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售的二氧化碳减排配额)出售。据介绍,如果可以进行CDM交易,公司每年可新增数亿元收入,但由于目前中国政府只允许中资企业进行CDM交易,外资企业APP(中国)通过CDM增收也就不可能。尽管如此,10%的环保效益已经足够吸引企业不断投入。

  在全球,作为一项抵御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碳足迹”评估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可口可乐、金佰利等2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应该说,作为国内制浆造纸业首家进行大规模碳排放评估的企业,APP(中国)此次的“碳足迹”评估,不但可有效为企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经营成本,也为造纸行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参照基准。

  “林纸一体化”:引领低碳式发展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工林不但日益成为重构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力军,而且还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造纸业的林浆纸一体化,在解决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林浆纸一体化模式。目前我国纸业林纸一体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在这方面,APP、华泰纸业、太阳纸业、泰格林纸、广纸、南纸等企业通过合作造林、租赁经营、自建林地等形式扩大人工林种植面积。如截至2009年底,APP在国内经营的人工林面积近33万公顷。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林地生物量碳储量变化方法计算,2008年APP在国内的人工林总碳储量达648万吨,平均每年固碳量217万吨(或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96万吨,年氧气释放量579万吨)。在低碳时代,这种森林固碳经营方式,无疑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纸业集团如泰格林纸、华泰纸业、晨鸣纸业等都在加快林浆纸一体化建设战略的实施,加紧累积森林碳汇,从而带动了整个造纸行业的优化升级。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所长、桉树专家徐大平认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中国已经承诺到2020年再造林4000万公顷,这必须有一半是人工的。”“就目前来说,我们人工林的采伐木材相当于整个木材采伐量的40%,将来会增加到50%,未来的10年,通过我们国家对林业的一些扶持政策的落实,最后我们国家会转到60%的木材需求都从人工林方面得到,最后会发展到80%乃至90%的量都是从人工林得到。”

  另外,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人工林还在5个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一是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碳汇。以APP(中国)为例,自1995年开始,APP(中国)先后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河南等省(区)科学发展速生桉树、杨树、松树、相思、木麻黄等人工林近32万公顷,在满足自身对原材料需求的同时,年吸收二氧化碳逾700万吨,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通过提高现有森林资源质量增加碳汇。我国现有森林植被资源的储碳量只相当于其潜在储碳量的44.3%。因此,通过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强化森林经营管理,能够大大增加现有森林植被的碳汇能力。

  三是通过科学规划、加强森林保护,减少森林碳排放。企业采取低强度、低影响的采伐作业措施,保护林地植被和土壤,可减少因采伐对地被物和森林土壤的破坏而导致的碳排放。强化对林区内中可燃物的有效管理,建立森林火灾、病虫害预警系统等措施,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减少碳排放。

  四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林地水土流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林业企业通过加大生物措施,控制林地水土流失,有助于保护林地土壤,促进和加速森林土壤发育,促使非森林土壤转化为森林土壤,提高林区土壤“固碳”能力。其外,APP(中国)下属林业公司还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掌握林地内的环境因子及环境指示物的变化,维护桉树林生态功能,在营林过程中充分考虑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维护问题,发挥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避免或减轻桉树人工林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五是通过适当增加木材使用,开发桉树作为生物能源,不但可以增加碳贮存,还可以减少利用化石能源生产原材料过程中所产生的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木材能源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桉树生物质能源是一项有前景、有实效的事业,引进发展和选育适应性强、富含挥发性油能源价值高的多功能的桉树品种进行快速无性繁殖,建立速生丰产桉树示范林基地,进行栽培工艺特别是施肥研究,以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运用植物无性快繁技术来保证优质桉树种苗的稳定供应,开发研究桉树木材人造板、纸浆生产与木质废弃物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提炼工艺理化和燃料特性及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将其发展成为“绿色石油”,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以顶替化石能源,其前景十分光明。

  实践证明,人工林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保护天然林资源,满足木材加工产业的需求,而且,还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在造纸方面,目前,草类制浆COD排放量占整个造纸工业排放量的60%以上,仍然是主要的污染源。只有增加优质长纤维的供给,提高木浆比重,淘汰落后草浆生产线,优化我国造纸原料结构,才能解决我国造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造纸业发展“林浆纸一体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由之路。

  “节能减排”:让低碳梦想照进现实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期,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耗”状态。因此,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便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为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低碳经济对造纸行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已成必然。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全球造纸行业十强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从职能部门到工厂都设立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环保标准和法规的重视程度都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

  目前,造纸业是我国五大高耗水行业之一,随着工业用水价格的不断提高,节省这方面的开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大有可为。国内大型造纸企业近年来纷纷投入巨资,用于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改造,深入挖掘节水潜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节水的同时,如何解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有效地控制污染、最大程度地降低造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内以金东、华泰、太阳等为代表的造纸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采用世界先进处理工艺,并通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开创了一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环保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有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自1997年成立以来,金东纸业一直积极倡导绿色造纸,始终将节能减碳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之一。截至2009年底,金东的环保投资已达11.5亿元。从源头上进行环保建设,通过选用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大大地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耗、单位工业产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纸排水量为5.36吨,是2008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20吨)的26.7%;目前吨纸水耗也仅为7.0吨。如果中国每一家造纸企业都达到此标准,则每年可以在全国节水40亿吨。金东纸业的成绩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不仅是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造纸行业中“工业旅游”的示范点之一。

  另外,造纸行业的环保难点还在制浆环节,如何使中国制浆工厂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也能在APP旗下的海南金海浆纸业公司找到答案。

  海南金海浆纸业公司拥有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单一制浆生产线,年产100万吨漂白硫酸盐桉木浆。而在污染治理方面,金海浆纸已经投了27亿元进口一系列的高科技治污设备,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碱回收锅炉设备,它能将制浆过程中排出的黑液浓缩后燃烧形成蒸汽发电,不但有效处理了黑液,还创造了电能,一举两得。金海浆纸通过建设碱回收锅炉,回收制浆蒸煮黑液,实现制浆药液循环利用,每年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COD)18万吨、节省约100万吨标准煤;同时碱回收锅炉还能处理制浆、蒸发、苛化产生的臭气。

  科技创新:成就低碳型绿色纸业未来

  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创新是根本。造纸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与低碳经济同步,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在全球资源日益贫乏的情况下,低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已经将目光放在了科技创新、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力图在新形势下构建新型造纸工业,从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企业向低碳企业转型。

  在中国造纸业发展的进程中,企业越来越具备通过技术装备先进的投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式的发展意识,从微观个体的实践,逐步对中国纸业整体发展与竞争格局起到提升作用。如金光集团在江苏、浙江建立的现代化大型高档纸及纸板项目,在海南、广西建设的大型漂白木浆厂,不仅规模大,而且技术装备先进,“三废”处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制浆造纸企业。此外,金光集团在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提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以“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重复建设”作为战略和经营理念。

  APP中国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针。集团旗下的金东纸业作为中国最大的铜版纸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机构——金东研发中心。2004年经国家批准金东博士后工作站在金东研发中心挂牌成立,加速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带动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金东纸业还与国内著名学府联合科研。通过强大的产学研相结合,金东纸业在新产品开发上成果纷呈——自主研究开发的轮转机专用铜版纸、高光泽高白度高涂布量铜版纸、高级烟包酒标专用纸、高档特级铜版纸、轮转机专用亚光铜版纸、单面防翘曲铜版纸、松厚型铜版纸、艺术铜版纸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7年,金东纸业投资4600万元建设反渗透膜处理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成为国内最大的造纸废水资源化项目,达到与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如今,这项造纸废水膜法深度回用技术,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截止目前,金东纸业已拥有33项专利,软件著作权5项。科技助金东纸业在未来登顶全球最大的造纸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造纸行业的变革无疑影响着全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提升,这需要全行业携手与共,共同协作发展,从而推动整个造纸产业由“高碳”、“高污染”向“低碳”、“零污染”时代迈进。

  改变污染传统不仅来自于微观企业,徐大平认为,随着中国政府对环保标准、执法监督的日益完善,无法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标准的小型纸厂将加速淘汰。“随着中国成为制浆造纸的强国,大家对制浆造纸的看法会转好。”(来源:中国纸业网)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