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2010年09月16日 10:50 新浪公益

  本网讯  9月16日,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榕明,原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等领导出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600余人围绕“推进治污减排,探索环保新道路” 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周铁农、解振华致辞,周生贤作主旨报告。开幕式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主持。

  周铁农强调,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理环境,加强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和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解振华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在保持长期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也在加剧。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周生贤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我国以污染减排为抓手,环境保护的成效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完成污染减排任务。2006-2009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今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增长0.22%,其中第二季度增幅比一季度回落近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39%。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早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早半年实现。

  二是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2006-2009年,累计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4460万吨/日,累计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4.11亿千瓦。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约690万吨/日,燃煤脱硫机组3260万千瓦。截至2009年底,我国脱硫机组装机容量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提高到71%,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3%。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日益显现。积极开展规划环评。完成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的初步成果报告和重点专题验收。不断深化项目环评。对于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项目,努力做好服务,对“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严格把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6-2009年,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17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四是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取得新进展。集中力量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妥善处置多起重金属、类金属污染事件,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和后督察,出台首个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五是环境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着力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空气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调整流域水污染防治思路,不断深化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政策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得以建立。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全面启动三年“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中央投入资金将达135亿元人民币,重点解决一批村镇突出环境问题。此外,在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执法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也取得不少突破。

  六是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与2005年相比,2009年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4.6个百分点;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下降29.2个百分点;七大水系国控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提高16.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质比例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比例首次下降到20%以下,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下降0.2毫克/升;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0%。

  周生贤认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立足基本国情,借鉴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他强调,“代价小”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要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以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推动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周生贤认为,“十二五”期间,要从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污染减排。第一,在减排指标选择上,适当增加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将主要污染物由两项扩大到四项,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减排任务分解上,采取“两上两下”的方式,广泛听取各省(区、市)意见,综合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使分解到各地的任务更科学合理可行。第二,在减排举措实施上,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进一步提高造纸、纺织、皮革、化工等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启动县县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负荷率;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切实加强电厂脱硝,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第三,在减排责任落实上,严格责任追究,将减排目标、任务、措施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各个企业,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完善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六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由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的论坛。本届论坛规模大、层次高,媒体多、辐射广。为 “十一五”经验总结和“十二五”环保规划的谋划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本届论坛提出了很多有价值、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与论坛同时举办的还有第四届中国国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展会集中展示了我国 “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果,参展范围涵盖了建筑、能源、汽车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生产、生活、消费各个层面,得到了北京市、黑龙江省等15个省市政府的参与和中国电子视象行业协会、北京建筑装饰协会、中国电子商务能源专委会等21家行业协会的积极协办。展会期间主办方同时举行了环保政策和项目信息发布会、优秀成果奖项评选、编辑出版展会成果汇编等活动,旨在把体现环境友好的先进成果推向市场,实现社会共享,促进更多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工艺和技术,进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