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剧组破坏环境”隐藏利益驱动

“剧组破坏环境”隐藏利益驱动
2010年01月19日 14:05 公益时报

  近日,“新《水浒》剧组破坏黄河湿地”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勒令停拍,接着剧组网络发表声明,就黄河湿地拍摄事件进行道歉。为了表示真诚“悔改”之意,1月10日上午,剧组向生态园支付购买了108棵树,将以梁山108好汉的名义在黄河滩区栽植108棵树。

  这是迄今为止,影视剧组因破坏环境首次向公众道歉并给予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多人对这场“完美的结局”持肯定态度,认为国内的影视剧组在环境保护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准入制度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历数剧组破坏环境事件,很多人把“罪过”“归功于”导演。有人这样评论,纵观近年国内荧屏上充斥的宫廷秘辛、肉欲横流、厚黑之术,许多号称是“大制作”的导演却拿不出真正弘扬真善美、净化人们心灵的“大作品”,究其根本原因,不能不说是与导演们的综合素质有关。欠缺人文关怀、公民素养、环保理念等基本素养的人,又怎么可能把这些精神贯彻到作品中去?

  为了维护影视界的声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影视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懂得如何获得大投资,如何取得高票房、高收视率,只盯着利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表示。

  影视文化行业可谓一片大好前景。但从业人员素质的层次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影视界的声誉。眼下中国影视文化市场就出现了三类从业人员。一类自认为掌握了某些文化知识,又有演艺经验的文人与艺人组成的影视文化从业人员;二类则是有成功企业经营经验又致力于影视文化行业投资的企业家或是某些机构;三类是文化痞子和边缘艺术者组成的所谓影视文化公司。

  当所有的批评声都涌向影视界时,也许人们应该反思这条链条背后真正的价值利益。据媒体报道,当初因新《三国演义》被免职当地官员说过,当初允许新《三国演义》剧组来水库取景,也想到这可能会对水库的环境造成破坏,但考虑到剧组能增加水库的知名度,带来经济收益,在没有与环保部门、水务主管部门沟通的情况下,擅自与剧组签订了拍摄协议。

  人人都会看到电影产业所衍生以及带动的经济,尤其在风景旅游区。面对大导演,大制作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当地的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又在做些什么?当一桩桩剧组破坏环境的事件逐一发生时,受伤的也许不只是“剧组”。

  据了解,好莱坞电影拍摄时对环境的保护特别重视,就连使用的马匹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一旦需要摔倒可以保证不受伤。而在香港,拍摄景观时都会为景观进行保险,像新《水浒传》湿地这种景观的保额会在2000万以上,一旦出现问题,保险金就可以迅速理赔解决问题。

  2006年年底、2007年年初,国家有关部委曾先后发文,要求影视制作等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严查在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影视等行为。但效果有限,且只是局限在自然保护区内,也难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影视剧组到自然景区取景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采取贴身的跟踪监督,一旦有所违规就立即执行处罚措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涉险”破坏环境

  影视剧组破坏环境的新闻从六七年前就开始陆续曝光,从2004年拍摄张纪中版《射雕侠侣》,剧组大肆破坏景区环境,到2006年《无极》剧组严重破坏天池环境,再到去年《三国演义》剧组污染永康杨溪水库、《麦片》剧组污染临江环境等,因损害环境而遭到批评的剧组“大有人在”,一旦剧组与环境破坏扯上关系,首当其冲的是舆论的哗然。剧组不但在短时间内遭到“炮轰”,拍摄行程将受到限制,更严重的是可能引发一场票房的战争。

  虽然有诸多不利,很多剧组还是前赴后继的进入这“危险区”,近日,新《水浒》剧组破坏黄河湿地就是一典型的例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如此之多的剧组即使遭到舆论哗然“涉险”也要走入“风景区”?

  在中国电影业,追求“视觉奇观”目前已经是一些导演的惯常做法。而一些红极一时的影片大多是有着宏大、壮观的场面。人们所熟知的《十面埋伏》、《英雄》、《七剑》等电影都将摄影棚放置于西部原始生态环境之中,挖掘自然之美奉献给广大观众。有着几分神秘色彩的自然风貌也成为了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特别看好的拍摄场景。

  而实际上,观众对画面优美,场景宏大的影视作品也给足了面子,买足了账。这就从根本上驱动影视作品开始通过“外在”形式加大影片的“筹码”,而影视剧潜在的商业利润更是让众多剧组不惜血本“破坏”一些自然风景区。

  据相关人士透露,随着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文化产品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从理论上看,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应占GDP总量的40%左右。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40%标准,缺口总量达5000亿元人民币,剔除误差后仍有3000-4000亿元,反映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与结构失衡矛盾。说明影视文化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升值空间。

  影视市场的巨大空间让众多剧组通过各种形式“比拼”票房不足为奇,但结果是,损害环境的拍摄代价未必能赢得更多的票房,相反,批评声却是不绝入耳。文化产业本属于精神层面,服务大众,倘若连公众生活的环境都遭到破环,观众何以买账?当年陈凯歌导演作品《无极》因其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碧沽天池造成的生态破坏广遭批评,如果没有这一遭事件,估计票房不止2亿元吧。(文/本报记者 于佳莉)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