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候选最美慈善义工:何朝海

候选最美慈善义工:何朝海
2013年10月17日 18:48 新浪公益

  在位于前门老舍茶馆西侧一间简陋的不足8平方米的房子里,记者见到了两鬓斑白的何朝海。他年纪虽大,记忆力却尤其好,“到今年的8月15日,雷锋已逝世50周年了。”老何说,3月5日临近,最近接到20多个单位和个人预约参观的电话,但展馆在前年拆除修缮至今未复工,“3月10日前争取将一部分馆藏资料在未拆除的馆内展出”。

  雷锋资料展览馆原在丰台区东高地南小街东侧的一条胡同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院子,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家雷锋纪念馆,由何朝海当年自筹经费10万元购地建房而成,35年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里面陈列着他费尽心血搜集来的各种资料:雷锋生前用过的马灯、读过的《毛泽东选集》、训练时用过的木枪和存折、照片等。许多人慕名而来,最多时一天接待过4000多人参观。

  “维持展馆正常展览一年至少得花10万元。”老何说,开馆无经费、无补贴,35年来一直靠自己和工作人员自费投入,“一部分员工出去打工,挣来的钱补贴馆内需求”。他表示,目前正在想办法建新馆,政府也曾提出过关照,但被他婉拒,“我要用雷锋精神办雷锋馆。”

  办雷锋报全部免费送

  开馆是何朝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专门讴歌雷锋精神,他还酝酿筹办雷锋报社。办公桌前,老何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报纸摊开,“1983年3月创刊,现在有29年了,共出版了496期。”他的言语里流露出些许自豪。

  记者注意到,《中国雷锋报》为半月刊,共4个版,内容丰富,刊头“为民代言 免费赠阅”8个字颇为显眼。“报纸的平均印刷量能达到2万份左右。”老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印刷费每张5毛,信封2毛一个,邮票8毛一张,每寄出一张雷锋报就得花1.5元。“因为是免费赠送,又无固定资金来源,雷锋报的发展举步维艰,好在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他说,大约有70个单位给报社提供过资助,主要解决印刷费用。“最近又收到一笔赞助,雷锋报马上就能改为周刊了。”说到此,老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办公室苏老师介绍,为了办好雷锋报,老何成了附近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只要有时间,他就从书籍、报章中摘选文章,加上投稿者的作品,选好后自己排版。报纸印出来后,老何给各大机关、学校、提供资助的单位寄送,有时还在书店或公园门口分发。

  能坚守全靠雷锋精神

  聊天中,记者得知老何出生在安徽省全椒县,但他更愿意说自己是福建省沙县人,“从小被沙县人民政府收养,给我上城市户口,还送我上学。”心怀感恩,年轻的他立志要将雷锋精神宣传下去。

  展览馆修缮前,老何就住在展馆里,曾因缴不起安装费,陈列室里没电,到了冬天没暖气,水管冻住后没水。“在地上挖个洞,再用砖头堆个灶,自己烧火。”老何说,清贫的生活并未让他觉得心酸,能省则省,把钱花在正事上。开馆办报,经费严重不足,工作人员的月工资仅在200元左右,不少人先后离开报社,22人的团队目前只剩12人。

  “最难的时候,大伙儿一起吃馒头。”老何说,他的生活起居都在这间办公室,不少朋友得知情况后,常给他送来馒头、麦片、烧饼等,兑着开水就是一顿饭。他指着身上的蓝灰色上衣说:“这件衣服也是别人送的,我是真正的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哈哈……”老何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狭窄的办公室里。

何朝海义工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