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教席主持人刘利群:女性慈善 改变世界的温暖力量

教席主持人刘利群:女性慈善 改变世界的温暖力量
2013年06月25日 11:20 新浪公益

  主持人 曾晶:谢谢甄砚副理事长。非常开心从您的手中接来主持的这么一个角色。尊敬的彭珮云委员长,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接受主办方的委托,在这里和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女性公益慈善同仁,共同来探讨在这样的一个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女性的慈善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到底有什么要去做的?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数字,就是最新的美国妇女捐赠报告中透露的一个信息,在美国目前在收入最高的25%的社会人群当中,女性比男性的捐赠数量是多出了1.5倍,这个信息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启发?大家可以想想看。大家都知道,咱们女性的工资好像比男性平均要低一点点,也就是说咱们挣得少,可是咱们捐的要多。我想这个数字在中国可能还没有得到一个相应的统计结果来验证,但我们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感觉得到,似乎女性至少在慈善的捐赠方面,似乎来得更加主动和更加的积极,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街头的募捐箱,许多老太太们,和家庭主妇们经常把省下来的零钱放在募捐箱里面。当然还有更多的是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成功的这些商业精英,我们的女企业家们,她们实际上也在整个目前中国的慈善捐赠当中,发挥的很多作用,而且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咱们比较低调。

  今天我们要讲的话题很多,因为我们今天有来自国际机构的,有来自研究机构的,有来自媒体,也有来自企业以及民间的环保组织的七位在公益慈善方面有着各自的见解和经验的女士,要来跟我们进行分享。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只有短短十分钟的时间,我相信在接下来这些分享过程当中,她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站线中国女性从善公益慈善事业的一幅美丽的画卷。首先有请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刘利群博士。

  刘利群:尊敬的珮云大姐,尊敬的黄主席,尊敬的甄主席,还有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论坛的组委会和我们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儿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女性慈善公益事业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坦率地来说,我觉得这个话题和这个研究领域,跟我来讲都有一定的距离,原因就是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觉得公益是我们每个人的事,通过这个活动的参与,给了我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觉得公益慈善事业,从现在跟我来说,已经不再遥远,它也很接近,不再冰冷,它也很温暖,它就在你我中间。

  我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使得我加深了对慈善的理解,我觉得慈善它不仅仅是善举,还有善意,它不仅仅关于钱,还关于心。因为我是做传媒研究的,我想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谈一谈自己通过这几天的思考,所呈现的一种交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的心得。

  首先我个人认为,我觉得慈善是每个人的权利,同时它更应该是妇女的权利。当谈到权利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在慈善的角度来说,它首先是慈善的一个能力的问题,权利既包括赠与的权利,也保证接受的权利。谈到这个的时候,我首先想到当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说的话,关于一夫一妻制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妇女争取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我们可以看一看,在两年前出台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可以显示妇女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遍布到了全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2013年福布斯权力女性榜中,华人有九位女性上榜,我们占到了1/10,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华人女性还是非常地骄傲的。而且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两位,一个是第一夫人,一个是总干事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企业界人士,所以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积淀。当然事物是有两面的,在正一面之外,我们还要看到我们整个妇女来讲,还是在一个边缘的弱势的整个群体地位,如果看到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我们就可以看到,在1426名上十亿美元的富豪当中,只有138位是女性,占不到1/10。另外一个也让我会想起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说到的,在全世界十亿最贫穷的人口当中,我们的妇女和女童占到了3/5,它还是远远大于我们人口比例的。所以我们说女性并没有改变这样的一个边缘地位和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状态,需要我们的慈善家,需要我们的公益人士,来投入我们更多的时间,我们的精力和我们的捐助,和我们的爱心,我们认为女性不仅仅是慈善的受体,她也应该是慈善的主体,不仅仅是慈善的对象,她更应该是慈善的力量。

  第二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慈善需要传媒的助力,刚才我看秘书长,还有其他很多讲话的人也谈到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当中,其实我们已经生存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当中,也就是说我们可获得的信息大概80%以上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获得。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不太容易分清哪些是媒体建构给你的真实,哪些是你真实环境的存在,也就是说有时候一个物理性状态的存在,和它媒体建构的状态可能并不是完全划等号的。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我想象慈善工程的时候,我脑子里会有大眼睛的漂亮的女孩渴望读书的那个希望工程的身影,所以希望工程有那样大的影响力。当我们研究媒体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是一个竞相的,但它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纯粹的反应,它有时候可以变成一个美容镜,有时候可以变成一个哈哈镜,有时候还可以变成一个放大镜,所以我们在呼吁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慈善机构能够善用媒体这样一个社会工具,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媒介中性别关系的呈现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客观和真实,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男士所代言的一定是高档的奢侈品,女性代言的基本上是家庭的用品,虽然都是明星。

  那么另外一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特别主张慈善是需要教育传递的,如果说传媒可以让我们慈善的光辉,在我们人群中横向的作为传递,而教育就使我们这样慈善的一种精神,可以纵向的传递到下一代,更下一,甚至千秋万代。这就是陶行知先生在很多年前就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句话,我始终相信,只有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书写字算术的能力才具有价值,吉诺特校长说的,他曾经是德国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他饱尝了那样的痛苦,他看到专业人士在杀人,他们在建造集中营,他们都是卓越的工程师,卓越的医生护士,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技能它是要有方向的,它是要有责任的。我们知道慈善和教育它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也就是说慈善可以促进教育,回归我们教育的本源和教育的本质。同时我们也希望,教育能更多展现人性的光辉和仁爱的品德,来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四点,第四点,我想说我个人的一个体会,慈善不要认为是救助别人,其实我们在救助自己。我现在呈现的这个画面,是去年十一的时候,央视做过一个主题的调研,就是叫你幸福吗?这个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以后,引起了热议,当然褒贬不一,我觉得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自己不同的幸福观,这个也非常正常。但是我想给大家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几年以前,我曾经被国家派到美国去进行相关的培训,当时有一个水利部的干部要跟我们同行,但是就在我们即将出发的时候,他要调到甘肃的某个市去做市长,所以他就很遗憾,当时我们也为他感到很遗憾,觉得错过了一次非常好的高端的一种培训的经历。但是不久前,他回到了北京,来参加会,我们意外地相遇,我也是作为一个妇女研究的工作者,也非常地有兴趣,跟他打听关于在甘肃这个市妇女工作的情况,虽然他满脸写满了黄土,但是回过头来我看到他的脸上同样写满的是幸福,因为他觉得他作出了很多的工作和贡献,和他当地市的人民一样,这是他给我非常详实的数据,他认为在这几年来他所做的贡献。

  另外一个,他特别跟我提到的这个项目,因为他说在他们那里,贫困的山区县已经建了将近六千个这样的水窖,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不仅是母亲,还有子女,还有整个家庭。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照片,大家都不陌生,如果我们想到慈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特丽莎修女,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我们觉得她的慈善的精神,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但是她慈善的精神却一直温暖着我们。所以我最后想给大家也留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空格里边是你的话,那么百年之后,你拿什么在温暖我们的后代和我们的子孙?谢谢大家!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