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劝募应该由全社会参与完成

劝募应该由全社会参与完成
2009年10月18日 12:19 新浪公益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谢谢。接下来要听听胡女士的意见了。

  胡宁宁:非常高兴参加民政部举办的“2009中华慈善论坛”,当我接到活动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首先,我对于智慧慈善提法的理解是,智慧就是创新,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那么,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对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智慧慈善的目标定位让我感觉到非常欣喜。我觉得这个定位本身就是现代慈善的一个理念。它的定位是透明慈善,透明慈善要解决公信力的问题;效率慈善是要解决合理地资源配置问题;快乐慈善是要解决人的价值观的问题;人人慈善是要解决人人把慈善作为生活习惯的问题,也就是平民慈善。

  我认为要想达到以上目标,首先作为政府要解决一个理念,只有解决了理念的创新才能解决制度的创新,只有解决了制度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慈善在我们国家形成一个非常热烈的社会氛围,才能实现这次提到的智慧慈善总体目标。

  我想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对理念的看法,首先在理念上应该解决什么叫慈善?如果我们的慈善仅仅定位在救助、救济、扶贫救困范畴的话,我觉得它不是现代化的慈善理念。现代化的慈善理念已经远远超脱了传统的救助扶贫,现在倡导的是一种发展的理念,是一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它通过以改良社会为主要价值观,来解决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慈善有相当一部分与服务有关。与其说是慈善事业,我更愿意说是公益事业,因为我认为公益事业的范围更宽泛,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还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能仅仅把慈善看作是道德范畴,它也不仅仅是道德理念,如果把慈善圈定为道德范畴的话,社会的包容性就会非常有限。比如,现在有些企业愿意做一些慈善,愿意做一些扶贫救困。但是,它的主要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树立自己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了宣传自己,还有的企业捐赠可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难道这样的企业就是伪慈善吗?实际上,现代的慈善事业太需要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员来参与。所以,我认为如果仅仅把慈善限定为一个道德范围,一个道德事业的话,不免有些狭隘。那么,它还带来一个问题,既然是道德范畴,就只是少部分群体,少部分人的事情,就不会是全社会的事情,人们就会认为做慈善的人是高境界的人,这样就把慈善事业束之高阁,使它和全社会脱离,人人慈善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认为,它应该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既然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我认为慈善组织就要实现组织化、专业化,将来慈善组织会要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慈善组织,这样慈善组织将有高效的运作能力。

  第三,在舆论导向上和政府有直接关系,政府在制定政策、建立管理机制,实施监督功能之前,全社会都应该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让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能力,财富积累已经高达一定程度的人有释放财富的一种渠道。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报道,贵州有那么几个人每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元,仅仅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就想寻找刺激,他们寻找刺激的结果就是在贵州省人民法院的门口枪杀法官。当这些人被抓到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回答是他们需要刺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是他们没有可以释放财富的地方,这里面就有通过舆论导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的氛围,民政部的慈善捐助信息化中心这个平台才能实现它的目标,它才能像淘宝网那样有那么多人参与,有那么多消费者离不开这样一个平台,才能实现刚才彭主任所说的要把慈善故事,要把那些有需求和愿意去帮助的人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他们的愿望。

  其次,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法制,通过建立法制,改良管理机制,通过监督机制才能够解决慈善事业的发展问题。

  因此,我个人认为,作为政府,民政部这样的部门,它的角色要转型,应该逐步退出劝募市场,要把劝募的双重身份变成单一身份,应该以监管为主,劝募应该由全社会参与完成。

  这就是我的观点。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