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慈善事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慈善事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2009年10月18日 11:02 新浪公益

  主持人:非常感谢冯先生为我们带来这么多新的信息和心得,与我们一起分享。接下来有请河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孟超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

  孟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这个论坛的主题是“智慧慈善与政府创新”,要发展慈善事业与各级政府的参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政府职能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投入智慧,创新工作呢?媒体的朋友应该知道,他们报道了河南省的荥阳市慈善工作,在网上炒得很热。前几天我参加了浔阳市的慈善工作会议,对慈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党委和政府在推进慈善事业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首先,慈善事业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注。目前,在河南的公共场所、学校都设立了募捐箱,使慈善服务网络遍布全市。同时,开办了诸多的慈善卖场,以及慈善广播频道。可以说,在荥阳市,慈善无处不在。我们发现,在荥阳市慈善者遍布每个角落,当地的企业家、老板都非常乐意参加慈善活动。其中,有一个影楼老板,他们上海总部对他们成为慈善影楼非常重视,要求全国900多家加盟店都来参加这个活动,都变成慈善影楼。同时,拿了几千套的纪念品对参与这次活动的朋友们给予留念。同时,低保户拿着证件去拍照,他们可以优惠10%。对他们来说,知名度更高了,整体营业额上升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打架斗殴治安现象好了,偷自行车的都少了,社会和谐了。这些现象让人欣喜,荥阳市开展慈善活动说明什么呢?慈善不但可以培育人们的爱心,营造社会和谐的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可以化解矛盾,而且能够改善社会综合治理环境。

  因此,坚持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慈善事业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慈善观引导人民群众的爱心意识。荥阳市的慈善工作对我们的启迪是,慈善事业也只有在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在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大力支持下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慈善是突破新时代行政的工具和体制。随着社会力量参与慈善的活跃度不断提高,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家知道,08年初冬的冰雪灾害,5月的汶川大地震,捐款物的去向成为公众的又一个关注点。以08年为例,全国全年累计捐赠款物突破了一千亿元,但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究竟有用到了哪些地方哪些人身上?很说有一个慈善机构能够说得清楚。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慈善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由慈善组织发下去,慈善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门专门的学科,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参与。

  现在,国际上关于慈善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已经提到与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慈善职业化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慈善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极力健全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我们完善慈善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三,政府应该成为慈善事业的第一推动力。

  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借助政府的推动力来促使它全面快速发展,慈善作为社会需要的产物,其发展势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政府的因素尤为重要。不同的政府或同一政府在不同时期支持慈善事业的方式不尽相同,在西方发达国家慈善文化体系已经形成,慈善社会氛围浓厚,发展慈善事业的制度也很完善。由于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的慈善事业基本靠非政府组织运作,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减免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职能。我国的慈善事业是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党委和政府的推动不仅仅体现在制定政策上,还体现在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上。所以,荥阳的慈善工作之所以做得这么好,与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是有很大的关系。荥阳市委市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强调自愿、不搞摊派,突出重点,社会参与,从而形成政府成为主要抓手,共同调动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局面。有些地方还不光发文推动,还邀请政府职能部门等负责人参加。慈善工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法律推动、政府引导、民间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方式,加强多方的合作,形成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党委和政府应该是引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我们认为党委和政府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二是完善慈善事业的发展指导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强慈善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五是促进慈善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推进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政府与慈善组织、各相关方、各媒体组织的沟通,帮助慈善组织建立畅通的需求通道,让需求和捐赠更加有效对接,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例如,建立高速畅通的信息网络平台,精确统计各种捐赠财物的信息数据,推动政府与捐赠组织之间、受众对象与捐赠方之间的信息对接。同时,要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公信力,打造阳光慈善。

  这是我的一点个人感受,谢谢。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