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R012.《汽车消费大国未来应该节制地制造和消费汽车》

R012.《汽车消费大国未来应该节制地制造和消费汽车》
2009年02月19日 19:04 新浪网

  报道名称:R012《汽车消费大国未来应该节制地制造和消费汽车》

  作者:陈晓凤

  媒体出处:经济观察报

  报道内容:

  汽车这东西,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近一两年来,中国似乎成了世界汽车业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然而,在中国上演的以合资品牌为主的惨烈汽车大战中,其实中国人只扮演了“生产”和“消费”的角色。那么,它带给中国人和改变中国人的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即使我们不考虑汽车过量生产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也不能仅从汽车制造与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去判定它的善恶,因为汽车消费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性的体现,那么这些年汽车进入家庭之后,它带给我们的是否都是文明与富裕的福祉呢?

  车本位消费主义的蔓延

  在中国,汽车消费的宣传攻势如此深入人心,车本主义成为汽车文化的代名词。许多中国百姓坚定地认为,政府必须创造一个成本越来越低的私车使用环境。

  由汽车领导的消费主义正在中国蔓延,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只要有2500美元年收入的人,就有买名牌的欲望。“汽车本位”成为许多城市的主流文化。一个有影响的报纸曾登过一篇散文,文中竟然说:“看到那些年过40岁还骑辆自行车的男人,真想把他打一顿”。似乎必须拥有中高档汽车在中国才是成功的标志。

  正是狂热的汽车消费主义,使中国成为世界豪华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价值180万元以上的奥迪A8全球不过180辆,中国就占了1/3;奔驰新款S600等200多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在中国销售量往往占全球的20%以上。如今许多政府公务员都潇洒地开着帕萨特、奔驰、奥迪、红旗等大排量车满街跑,公务用车成为中高档车的必争之地。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0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人民币,就是让所有农民孩子都享受义务教育,政府也只需补贴100亿-400亿元人民币。

  消费主义是资源杀手,汽车消费主义还要加个“更”字。

  发达国家对资源使用都非常在意,尽量把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工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的日本,其每年仅有0.3%的一次性筷子自产,而有96%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占全部进口量的99%。日本决定以中高档车在中国打天下,在自己国内却放弃高耗油汽车,为耗油小的汽车提供减税优惠。世界各大城市都曾走过由发展私车转而到发展公共交通的弯路。东京、柏林、巴黎、伦敦现在都采用高征税、高收费等办法限制小汽车交通模式。美国一些公司甚至给不开车上班的员工发奖,中国却反其道而行。

  从2004年起,中国引进轿车的排量越来越大,如别克荣御排量3.6升,国产奔驰E240排量2.4升,天籁排量3.5升,奥迪A44.2升……在2004年上市的新车型中,排量在2.0以上的占72%,而2005年,更多排量高于3.0升的国外品牌轿车在中国投产。合资企业加快把国外高档车引进中国,因为其利润比经济型车要高得多。政府高档用车采购成为合资企业的必争之地。丰田的皇冠与奥迪、奔驰争抢公务用车市场,今年销售目标为2.3万辆。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