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R029.《重返汶川:龙门山地震带最新考察报告》

R029.《重返汶川:龙门山地震带最新考察报告》
2009年02月19日 18:44 新浪网

  报道名称:R029《重返汶川:龙门山地震带最新考察报告》

  作者:章轲

  媒体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报道内容:

  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007/02102448619.shtml

  地震引发岷江河谷大范围山体滑坡 [ 在引发“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区域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退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部分地区已不具备大规模恢复重建条件 ]

  9月22日夜,北川县曲山镇景家村,强雷雨。

  雷声将睡在帐篷里的记者震醒,伴随着炸雷和倾盆大雨,从远处的高山上也不时传来巨石滚落和石头相撞的轰隆声,而山下便是被“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彻底摧毁的北川县城。

  9月23日清晨,景家村村民李秀琼舀了一瓢水,一边洗脸,一边望着远处的高山,自言自语:“山要垮了!山要垮了!”

  9月13日至26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跟随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的地质专家,深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区、被地震严重破坏的龙门山前后山和“封城”北川等地,历经滑坡、崩塌、泥石流、余震和强雷暴雨袭击,实地考察次生灾害和灾区重建情况。

  考察发现,在引发“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区域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严重,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退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部分地区已不具备大规模恢复重建条件。

  地质危害“威胁”灾区

  9月23日上午,考察队员们走到一处可以望见北川县城全景的地方。让大家吃惊的是,22日还可以在北川县城废墟中行走的街道,已经多半被泥石流掩埋。许多倒塌的建筑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只露出小半个头。正在筹建的北川“地震博物馆”老县城一半以上被泥石流掩埋。

  据四川当地气象部门报告,9月23日至24日,北川部分乡镇24小时降雨量达到272.4毫米。擂鼓镇、陈家坝等乡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严重,多处道路受阻,民房被冲毁。唐家山堰塞湖也因泥石流堵塞泄洪槽,水位上升了5米左右。截至24日12时,连续降雨已造成四川江油、安县、北川等地震灾区1100多间房屋倒塌,被困群众达6000多人,而其中不少人是地震后重返家园的。

  “震后我们就担心雨季期间会引发各种次生灾害。情况果然很严重。”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的地质专家杨勇说。

  在进入北川之前,考察队一行在震中区映秀,以及羌族集中居住区萝卜寨、龙溪村寨见到的景象则更让人揪心。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