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R056.“圆明园铺膜事件”系列社论

R056.“圆明园铺膜事件”系列社论
2009年01月21日 14:11 新浪网

  报道名称:R056“圆明园铺膜事件”系列社论

  作者:王爱军

  媒体出处:新京报

  报道内容:

  1、改革管理体制圆明园才能获最终安全

  网址:tech.sina.com.cn/d/2005-03-29/1458564720.shtml

  2、圆明园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

  从各种信息来看,圆明园防渗铺膜工程似乎并没有按人们想象的方向发展。

  在国家环保总局明令叫停之后、在遭到来自社会的广泛质疑之后、在《人民日报》等媒体批评报道之后,这样一个处在公众目光注视中的项目应该暂时停工,但是,遗憾的是,就在昨天下午,防渗工程仍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或衬砌驳岸,或铺防渗膜,多辆挖土机在挖土,并使用了大吊车。

  而在前天,圆明园管理方对防渗工程给予“正面答复”,称“防渗不属于建设工程”———如果此说成立,就意味着人们所有在程序上的质疑都是没有必要的:不是“建设工程”,就没有必要做什么“环境影响评价”,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听环保部门的“叫停令”了。

  防渗不属“建设工程”吗?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官员认为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圆明园现场“有那么多施工机械,对生态、地表扰动这么大,投资这么多”,它就是“建设项目”———而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内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皆属于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据圆明园管理处向媒体提供的数字,2005年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计划就投入1.2亿———没有走建项目的环评程序,因此“这是一项违法工程”。

  如果说出于保持园林水分的良好愿望而铺设防渗膜是无奈之举,犹可原谅;如果说没有想到要经过权威的审议程序而缺乏对铺设防渗膜负面影响的充分了解,犹可原谅;如果说对是否需要做环境影响评价没有法律上的认知,犹可原谅;知道以上疏漏进而努力改之,犹可原谅———但是,一面是舆论鼎沸,一面是我行我素,就不可原谅。

  那么,圆明园防渗工程会以怎样的结果收场呢?

  一种是经过论证,认为这种防渗方式利大于弊,作为节水的不得已选择,仍需维持现状;至于没有经过环保评价,可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补充相关材料报环保总局审批———这样的结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这个结论要说服公众和专家们,需要做不少的工作、有充分的依据。

  一种是认为防渗膜工程弊大于利,不宜实行。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已经表示,圆明园现行的铺设防渗膜的方法在环评审批中很可能不会通过。那么,已经施工的防渗膜怎么办?是拆除,还是用其他方式废掉它?已经开支的巨额费用怎么办?造成的决策失误谁来承担?

新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公益

新浪公益频道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理念,创新公益模式,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企业公益项目推荐

新浪公益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