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鹤恋东滩

http://gongyi.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19:55  文汇报
鹤恋东滩


  崇明迎贵客

  上海崇明东滩近年新添一群常客——白头鹤。白头鹤是中华民族古老传说中的长寿祥瑞象征物之一。但实际上,由于生性机警,易受外界干扰,白头鹤的繁殖率很低。目前全球白头鹤种群数量不足万只,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对上海来说,它们曾是多年不遇的陌生物种。

  著名动物学家、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虞快于1988年早春首次在崇明东滩观察到白头鹤的身影。过十年,他的学生俞伟东副教授等专家于1997年12月25日在东滩上记录到125只白头鹤集群活动的场景。但当时,种种迹象使人对白头鹤能否长住上海感到担忧。《白头鹤叹息东海滩》、《“最后的贵族”在哀鸣》的大字标题多次出现在本报等上海媒体版面的显要地位。

  短短十年后,这种世界珍稀鸟类已把崇明东滩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每年秋风起,它们就会飞来东滩,在这里广袤的草滩上栖息、觅食、追逐、嬉戏、“谈朋友”;来年三四月间,养足精神和体力的白头鹤们会伴着和煦的春风,北上西伯利亚或我国东北某处神秘的地方,去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年复一年,少则110只出头,多则达157只——这些昔日的贵稀之客,俨然认定东滩为它们的新故乡!

  白头鹤凭什么对崇明东滩产生了深深的依恋?由“叹息”“哀鸣”,到乐居此乡,这么大的变化出于何因?

  群飞沧海曙

  带着众多读者的疑问,也抱着自己多年来一份未了的好奇,在2008年第2个工作日,我们随东滩鸟类保护区科考队员一起赶个大早,专程到海边滩涂上探访白头鹤。

  5时半,晨曦未现,月明星朗,无垠草滩灰白一片。偶有惊雁高飞,长空传声,刺破黎明前的静寂,我们乘退潮之际埋头赶路。当一轮红日跃出水面的时候,队伍已悄悄“掩”过小南港,前进到了东滩东南角潮间带能用肉眼清楚地看到大群白头鹤的地方。

  在潮滩上黑压压排成一长列的白头鹤,终于觉察到人类与它们的距离太近。站在最西头的高大“头鹤”伸长头颈,先四处张望一番,就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嗥叫。“警讯”刚落,几乎所有白头鹤,都像“头鹤”那样抬头伸脖,发出阵阵叫声。再隔两三分钟,全部鹤群相继腾空而起,分成几批,稍作盘旋,便迎着朝阳,向滩头飞去——那声音,真如“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雄壮;那阵势,又应了古诗“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般的壮丽!

  趁着群鹤振翅飞翔的短暂时刻,超大镜头照相机和摄像机迅速摄录了它们的动作神态;两位队员清点了鹤群的数目:125—130只。事后,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白头鹤的宿营地,仔细观察了它们留下的足迹,找到了鹤的羽毛和粪便,撒上了10来公斤特地为它们准备的美食——玉米粒。GPS定位仪测出了白头鹤宿营地的位置,还精确地测定:在白头鹤起飞的瞬间,科考队两位带着简易掩蔽体的“排头兵”与白头鹤的距离仅有138米远。

  这是东滩科学考察史上,人与白头鹤相距最近的一次。可能也是东滩白头鹤群多姿身影出现在镜头上最出色的一次。

  共奏和谐曲

  考察前后,我们与一批鸟类专家深入探究了白头鹤把东滩认作“第二故乡”的原因。

  据他们介绍,崇明东滩本处于环球候鸟主要迁飞路线中端,又位于长江河口,拥有以芦苇、藨草群落为主的丰富植物资源,及众多两栖爬行类、无脊椎动物及鱼类资源。保护区于1998年正式成立以来,在国家林业局与上海市林业局、崇明县政府支持下,建立了多部门的联防机构和多个管理站,严管、严控外来人员,严禁、严处偷猎偷捕,大力清理草滩养牛与无序开垦。人类活动减少了,为白头鹤腾出了更大的栖息空间,确保它们能在东滩温饱无虞、平安过冬。

  特别是被《湿地公约》秘书处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又获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崇明对白头鹤及其他各种鸟类的保护、宣传与科研力度都进一步加强。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宋国贤等特别提到,远近民众也对白头鹤给予了很大关爱。好几次,白头鹤群飞进堤内,在鱼塘、菜地觅食、践踏,给承包者造成损失,但他们都听凭白头鹤“白吃白玩”,丝毫不去惊动它们。正由于此,崇明县获得了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颁发的“中国白头鹤之乡”牌匾,这是对崇明保护白头鹤工作的充分肯定。

  由难得一见的过客、“哀鸣”中的“贵族”,到悠闲自在地生活在东滩,眷恋这片安全可心的乐土,白头鹤与人的关系的演变,为上海建设崇明生态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努力作了一笔极好的注脚。“但是,我们现在所作的努力都还只是初步的。”宋国贤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采取多种措施,为前来东滩越冬的白头鹤营造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让它们更加喜爱东滩、眷恋东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